湖南商学院“牵手”湖南湘江新区,为新区发展“定制”人才;吉首大学与永顺县政府合作,助推永顺老司城申遗成功;中南大学与中国移动建设联合实验室,搭建基于“区域医疗”应用的移动医疗平台……今后,这样的高校校地校企合作,在湖南将成为常态。近日,湖南省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普通高校校地校企合作的意见》(下称《意见》),湖南将通过建立校地校企合作平台、优化高校学科专业体系、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等举措,推进高校校地校企合作。
【举措1】
建立校地校企合作平台
《意见》:全面建立高校与地方政府、行业部门的合作关系,明确校地合作协调机构和运行机制,搭建校地对接和信息沟通平台,统筹规划和有序推进校地合作,加快实现产教融合发展。推进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园、湖南省大学科技产业园等高校科技园区建设,搭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等产学研用结合平台。推动高校建立地方、行业和企业共同参与的合作办学、合作治理机制,与行业、企业共同组建教育集团和人才培养联盟,共建共管二级学院和学科专业,校企合作的学科专业实现全覆盖。
案例:去年4月,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王维教授和莫朝辉教授领军的团队在异种胰岛移植治疗糖尿病临床研究获得突破,医生将“供体猪”的胰岛成功地移植到3位I型糖尿病患者身上。事实上,早在2007年,王维教授团队就开始与湖南赛诺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进行异种移植的产学研合作开发, 2011年培育成国内第一个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异种移植供体猪种,2012年湖南赛诺投资4000万元建立的世界第二家DPF医用级异种移植供体猪培育中心落成,培育了国际上第二个DPF医用级异种移植供体猪。2015年,湖南省第一个实验性小型猪“赛诺1号”获得生产许可证,异种移植DPF医用级供体猪通过鉴定,这也是国际上第一个通过国家级权威部门鉴定的异种移植供体猪,大大推动了异种移植的发展。
【举措2】
优化高校学科专业体系
《意见》:统筹整合地方、行业、企业资源,支持高校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形成优势和特色学科专业集群,完善覆盖全产业链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支持高校对接行业、企业人才需求,调整、改造、重组现有学科专业、设立交叉学科和复合型新专业,大幅度提高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比重。完善基于社会需求变化的专业设置与动态调整机制,集中力量办好地方(行业、企业)急需的专业。
案例:为了加大专业群建设与地方经济社会需求和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对接,吉首大学推进专业综合评价,强化传统专业改造,建立健全专业办学预警和退出机制。近年来,该校新增国家级“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个,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5个。新增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网络与新媒体等18个本科专业,本科专业增加到了78个,与此同时,12个专业调整暂停招生。
【举措3】
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意见》:推动高校专业链与产业链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探索建立校地、校企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进各类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和现代学徒制、订单培养、顶岗实习等人才培养改革,鼓励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建立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以校企联合培养为重要形式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案例:邵阳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系与湖南李文食品有限公司、华泽集团、北京康得利食品机械有限公司等多家知名企业联合组成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校企联合管理委员会。校企双方共定人才培养目标、共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共商课程设置、共解技术难题的良性联动机制,为企业培养急需的食品工程硕士。通过和多个知名企业合作研发生产线,最终实现了整个“湘派豆干”制浆、点浆、脱水、卤制、杀菌全自动化生产,大幅提升了休闲豆制品生产的技术水平。 随着工艺的创新改进,整个休闲豆制品市场份额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以前湘派豆干市场占有率不到30%,但2015年,湘派豆干的市场份额已经完全与川派豆干持平,各占40%左右。
【举措4】
建设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
《意见》:改革和完善高校教师聘任制度,探索设立兼职教师特聘岗,积极引进行业公认专才,聘请企业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作为专业建设带头人和创新创业导师,大力优化专业教师结构。推动校企共建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和职工实训基地,推行高校教师企业实践制度,有计划选送教师到企业接受培训、挂职工作和实践锻炼。配强配齐高校实践教学专职队伍,完善专业技术职务、教学业绩考核、教师聘用、薪酬激励、校企交流等制度,加强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考核评价,落实全体教师实践教学职责。
案例:在湖南工程学院,研究生的校外导师有67名,他们均是业界的高级工程师,都具有项目开发经历,深厚的工程应用背景,同时在企业担任技术总工程师等职务。从招生面试、课程制定、研究生培养方案到学位论文指导、毕业答辩等,校外导师全程参与。企业导师全程参与研究生培养过程的举措,能使培养的学生更好地满足企业和行业的需求,突出研究生强实践、擅应用的特点。
【举措5】
推进校地校企协同创新
《意见》:坚持面向市场和企业需求,以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核心,以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为重点,支持高校和企业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工业研究院、研发或中试基地、产学研合作基地等创新联盟,加强技术研发与攻关,促进先进技术转移、应用和创新,引领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引导和支持高校加快融入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行业技术创新体系,以解决生产生活实际问题为导向,广泛开展科技服务和应用性创新活动,打造区域性、行业性科技服务基地、技术创新基地。
案例:为破解湖南能源难题,长沙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学科牵头,联合湖南大学、湖南省电力公司、长沙市能源局,以及威胜集团公司、华自科技股份公司、特变电工衡阳变压器有限公司、永清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湘能智能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等9家电力装备制造企业,共同组建了“清洁能源发电与智能电网”湖南省高等学校2011协同创新中心。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促进了全省新能源与智能电网装备制造业的升级改造,将支撑长沙智能电力设备国家产业集群产值突破千亿元。
【举措6】
加强高校新型智库建设
《意见》:发挥地方和行业企业积极作用,大力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进一步统筹整合资源,明确主攻方向,发挥优势特色,培育和组建行业产业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区域产业发展政策咨询机构等专业化的新型高校智库。
案例:去年7月,湖南湘江新区与湖南商学院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这也是湘江新区首次与省内高校“牵手”。根据协议,双方将在创新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等方面开展重点合作,并在课题研究、科研成果转化、人才互动交流、文明社区共建等方面构建相配套的合作路径与模式。同时,双方将根据湘江新区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需求,共建移动商务、商贸流通、金融保险、现代物流、大数据应用、国际贸易、旅游会展、文化创意等相关学科专业,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学科建设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
■记者 黄京 实习生 刘恋 通讯员 彭玮靖
保障
校地校企合作纳入绩效考核
《意见》还提出,要把校地校企合作工作纳入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将开展校企合作、接纳高校师生实习实训等情况作为企业考核奖励、获取财政性资金和项目的条件。同时,教育部门要建立校地、校企合作的跟踪检查和专项督导机制,突出质量与贡献,把校地校企合作纳入高校办学水平评估、领导班子考核、学科专业评价的重要指标,列入教学质量年度报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重点内容,作为专业设置与调整、学校转型和相关项目建设的必要条件。普通高校要把校地校企合作纳入院系工作考核、教师业绩评价的重要内容,确保合作成效。
保障
校地校企合作可实现“多赢”
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认为,开展校地校企合作,一方面能够发挥高校的人才优势和资源优势,将教学资源转变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智力资源,将理论研究与创新成果回馈社会,促进地区经济、产业和企业发展,真正体现出大学的功能与成就。另一方面高校能够深入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参照社会用人需求信号改进人才培养的结构和模式,实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才培养发展的有机结合。而在合作过程中,高校能够极大地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积极推进大学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使高校科技人才资源转化为地方创新发展的动力,同时也帮助企业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来源:三湘都市报
编辑:刘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