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区两个水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工程获水利部肯定

来源:湘江早报 作者:张璋 编辑:刘艳芳 2017-04-19 09:53:10
时刻新闻
—分享—

坐落在洋湖生态新城的洋湖湿地公园,被称为城市绿肺、城市绿肾。

  红网综合 4月17日,在春风摇曳的桃花岭,掩映在绿树红花中的小溪静静流淌,暖阳下粉红桃花随风飘落,如此诗情画意之幕尽收入摄影爱好者黎女士的镜头里。家住梅溪湖附近的黎女士和好友结伴来到桃花岭捕捉春光美景,除了桃花岭,洋湖湿地公园也是她们常取景的地方,那里水草茵茵,飞鸟时不时掠过湖面,很有意境。

  “洋湖湿地之前还只是一片零星分布着几处水洼地的‘洋湖垸’,承接着四面八方排过来的生活污水。随着这几年水生态文明建设,越来越好的环境不仅吸引了鸟类栖息,也让周边许多人实现滨水而居、滨水而乐的梦想。”黎女士说。

  近日来长进行全国首批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技术评估的水利部专家组,充分肯定了长沙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此次参与评估的10个示范工程中湖南湘江新区有两个——龙王港生态景观改造工程、洋湖垸水利风景区建设工程。它们是湖南湘江新区水治理的成功示范,也是长沙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

  清清溪水淌出梅溪之美

  2011年,黄土填平了曾经低洼的葡萄园;2012年,这里出现了3000亩水面的梅溪湖,如同一面明镜嵌在星城大地。如此大面积的湖泊,常年蓄水水位达35米,如何实现补水和排水?

  在离梅溪湖不远的桃花岭公园里,青山绿水入眼来,脚下溪水潺潺,从哪里来的溪水?在山腰上的潭影湖找到了答案。“小溪原本只是一条山渠,上游连通潭影湖。经过景观改造后,成了桃花岭景区的一景,还成为了连接梅溪湖的重要通道。”梅溪湖投资(长沙)有限公司水务办主任湛忠介绍,潭影湖附近植被旺盛,收集天然降雨的能力极强。当山体积雨超过潭影湖的控制高层,水流会不断下落,穿过层层跌宕的岩石,顺流而下,经过石桥后,进行沉淀净化,直接汇入梅溪湖。据介绍,这条补水通道一年输送的水,能满足梅溪湖每年换水一次的需求。

  “像这样的溪流,其实在梅溪湖周边还有很多。”湛忠说,水系的连通,将水“留”了下来,让水“流”了起来,还让水“美”了起来。据了解,长沙于2016年9月启动了总投资4100多万元的河湖连通工程,将龙王港、梅溪湖、雷锋湖、咸嘉湖连通起来,利用河湖的水资源更新能力和自净能力,改善水质、修复生态环境。此外,围绕龙王港水系的生态景观改造,按照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利用绿色建筑雨水回用设施、绿地渗水、雨水净化区建设等,改善周边生态环境,提升了梅溪湖国际新城的生活品质。如今,以绿色、低碳、生态理念为主旨打造的梅溪湖国际新城已获批成为全国首批五个绿色生态示范城区之一,并荣获联合国“全球人居环境奖”等一系列殊荣。

  茵茵水草还洋湖之净

  坐落在洋湖生态新城的洋湖湿地公园,被称为城市绿肺、城市绿肾。清洁的水质、天然的氧吧、四季缤纷的花果等,引得众多市民在周末走进这闹市中的静地,享受难得的安宁与清闲。

  然而这里以前因为水质不好,曾是市民不愿亲近的地方。直到2010年7月29日,洋湖湿地公园正式开工建设,投资55亿元分三期实施湿地休闲区、湿地生物多样性展示区(湿地科教区)、湿地生态修复与保育区四个功能区建设。第一期休闲区投资1.7亿元,占地800亩,于2011年6月建成正式面向市民开放。如今洋湖湿地公园二期已完工,第三期施工正在进行,预计2019年全部完工,洋湖湿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这些现在看着清澈干净的水,都是由城市污水净化而来。”新区住建环保局两型处的陈彬介绍,自然净化生态净化系统由填料、植物和微生物组成,对污水有着强大的净化作用。不同级别的处理,能使水质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

  在洋湖湿地内,种植了大量黄菖蒲、再力花等净化能力强的水生植物。陈彬说,这水草可不得了,它能改善水质、净化水体。洋湖的水源很大一部分为洋湖再生水厂处理后的尾水,另外一部分来自洋湖片区的地表雨水,水源水质较不理想。为进一步提升湿地水质,专家经反复论证后,在湿地水系里面配置了大量净水效果好的水生植物,大大增强了湿地的自净功能。“未来,我们将通过中水工程建设,在洋湖片区普及中水回用,充分体现水资源节约的两型理念。”陈彬说。

  以湿地生态为基底,通过重新构建湿地生态及水资源循环利用系统,广泛采用“两型”技术及材料,实施绿色“两型”管理,形成了一个集湿地群落观赏、生态科普、两型理念宣传为一体的特色旅游目的地。7000亩洋湖湿地是湘江流域生态治理的成功案例,也是长沙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

  谱写人水和谐生态乐章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生态是生态文明的核心部分,水环境综合治理关乎民生福祉。在湖南湘江新区,拥有4平方公里的洋湖湿地公园、3000亩水面的梅溪湖湖泊、1100亩的巴溪洲水上公园……这些水生态景观如同一个个乐符奏起动听的“水乐章”。

  作为全国两型社会的先行示范区,近年来,新区以创建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为目标,先行先试,从发展理念、规划、管理机制等方面创新。编制《湖南湘江新区基本生态控制线规划》,明确了新区范围内永久性河流和大于2公顷的湿地一律予以保留,禁止在该区域内建设非生态项目,并划定沿河流两岸200米、重要水库堤岸周边100米、2公顷以上水塘堤岸周边50米为水质保护缓冲区,禁止建设影响水环境质量的项目;编制《湖南湘江新区中心区水资源保护和综合利用规划》对龙王港、靳江河流域中上游中、大型水库水资源进行整体规划,对水库和引水渠道进行扩容提质,划定水源涵养地保护红线,以保障流域水质水量。

  同时,新区将环境连片整治与生态补偿相结合,促进农村水环境改善。目前,新区及其流域上游范围内已全覆盖实施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实施“饮用水源保障、生活污水处理、畜禽养殖治理、垃圾收集体系”全覆盖。在农村全覆盖推广生物湿地污水处理技术,探索出了一条低成本高效率的农村污水处理新模式。结合流域水环境保护,在全国率先开展了以行政村为受偿主体的生态补偿,对新区范围内因保护生态公益林、饮用水源地、重点流域、重要湿地等生态环境及功能,影响了村级经济发展的涉农行政村进行生态补偿,提高了上游居民保护水源的积极性。

  “今年我们将积极推进水治理项目建设,对肖河(梅溪湖段)水污染治理、龙王港(南园路-枫林路段)黑臭水体治理、雷锋水质净化厂建设、雷锋湖—龙王港—梅溪湖河湖连通工程、龙王港(雷锋湖-西三环河段)河道综合整治;实施梅溪湖、洋湖水环境治理工程建设,保障景观水体水质;启动新区智慧水务建设。”新区住建环保局两型处副处长郭晓芳说,通过一系列举措,打造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构建“人水和谐”之城 。

  【相关链接】

  湖南湘江新区水资源概况

  湖南湘江新区地处湘江以西,包括岳麓区、高新区、望城区及宁乡县部分乡镇,规划总面积1200平方公里,区域范围内水系发达,河流湖泊众多。主要有湘江水系及沩水河、龙王港河、靳江河、八曲河、马桥河、桐溪巷、观音港、白泉河等多条湘江一级支流;临江还有洋湖垸、胜利垸、梅溪湖、斑马湖、史家湖、张家湖、大泽湖等湿地和湖泊资源,湖泊水面达2390公顷;另有泉水冲、古冲、石冲、牌楼坝、观音岩等中、小型水库12座,可调蓄水量3467万立方米。境内河川径流主要由降水补给,形成了“雨多溪河涨,天晴溪河落,岁旱溪河枯”的自然特征,年平均径流量为8.9亿立方米。区域内地下水动态储量约1.55亿立方米。(湘江早报 张璋)

来源:湘江早报

作者:张璋

编辑:刘艳芳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湘江新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