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张长隆:让CIDI智能网联技术焕发新活力

来源:红网 作者:王娟娟 刘洋 编辑:刘艳芳 2018-06-11 11:50:53
时刻新闻
—分享—

长沙智能驾驶研究院(CIDI)智能网联与交通项目技术总监张长隆(图左一)。

  时刻新闻记者 王娟娟 通讯员 刘洋

  6月12日,长沙智能驾驶研究院(CIDI)智能网联与交通项目技术总监张长隆团队将代表CIDI在新区智能系统测试区开园仪式上进行智能网联路演。这几天其团队每天都来测试场测试,中午就把盒饭摊在车头吃。趁着大家吃饭的空,跟大家聊起了张长隆。“跟着张工该干事时干事,平时开会细节一定要到位。该放松时放松,跟他出去吃饭,3个人他也得点6个菜,生怕我们吃不好。”一位同事说。

  OBU与RSU仅是智能网联的一部分,但为实现这一小步,张长隆已经等了7年了。

  愿走没人走过的路

  OBU,车载单元,安在车上;RSU,路测单元,安于路边。安装了OBU的车一方面能够实现车与车之间的信息通讯,另一方面能够实现车与路边提示单元(如红绿灯)的信息通讯,便于车主预判路况。

  张长隆研发智能网联初期,没人问他智能网联有什么用。2011年,张长隆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自主车辆的高质量三维场景认知与导航避障控制方法研究”,成为中国研究智能网联的第一批先行者。2012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智能网联作为物联网在汽车行业的重要应用,第一次被列为国家重点项目。2014年,张长隆开始组建公司,将过去累积的智能网联理论付诸行动,进行智能网联实体研发。2015年,百度智能网联战略计划正式发布。

  “那时你去百度上搜‘智能网联’,没几个相关结果的。”张长隆说起刚开始做智能网联时,语气透着点无奈。

  爬上长沙智能驾驶研究院那辆被大家亲切唤做“大白”的高速智能驾驶物流重卡上,张长隆指着仪表台中间的一个黑色盒子:“这就是OBU,也就是汽车的黑匣子,旁边还有两个摄像头,分别对准驾驶位和车内。”与以往的车内空间不同,方向盘右侧的智能液晶显示器、中控台上显眼的红色STOP按钮、头顶上方不停跳动和刷新的数据……未来感十足。

  从2014年至2017年,因为资金等原因,张长隆大起大落多次,但他没有放弃,仍然为了智能网联东奔西走。“有人走过的路没意思,没人走过的路难走但有人要先走。我宁愿做失败的开创者,也不愿做成功的继承者。”

  开创历史 激流勇进

  张长隆所带的团队里有创业时一起战斗过老员工,也有因为CIDI才与张长隆相识的新朋友,或是初生牛犊的毕业生,或是从其他相关行业转行过来的,当被问及为何要做智能网联时,答案无一例外:出于对智能网联的看好;相信张长隆的眼光。

  一毕业就跟着张长隆干了四五年的90后小伙李新权说:太难了,以前我也想过放弃,但我知道这件事做成了很有意义。张工没放弃,我们跟着他挺过来了。

  “我没什么好写的,多写写我的团队吧。”最初跟张长隆约访时,张长隆如是说。跟其团队了解后才发现他跟他的团队一样,惺惺相惜,互为知己,互相信任,互相扶持。“张工是航舵手,没有张工,我们做不出来。”他的团队成员强调。而张长隆则认为功劳都是团队的,“没有团队的不离不弃,我走不到今天。”

  从2014年正式研究智能网联至今,张长隆已经将其融入自己的生活。来到CIDI后,张长隆调整作战方向,根据公司智能驾驶的需求,重新研发了全新的智能网联实现方案,它可以有机地融合智能驾驶感知及控制模块,使智能网联技术焕发了活力。

  “很感谢公司给我一个这么好的平台及思路。以前的电脑只能单个做计算机,有了互联网,电脑之间实现通讯;现在的汽车自个儿走自个儿的,有了智能网联,它们之间就能通讯。”在智能网联的研发上,张长隆披荆斩棘开创了历史。车联网前景漫漫,如今有了CIDI这个平台,张长隆表示必将激流勇进。

  相关链接

  张长隆,长沙智能驾驶研究院(CIDI)智能网联与交通项目技术总监。毕业于国防科大,曾担任多家机构的研发主管、首席技术执行官,是一个专利技术与产品的“高产户”,拥有智能驾驶及智能网联领域发明专利17项、实用新型11项、软件著作权29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29篇,成为国内首批基于DSRC技术的智能网联汽车车载网联设备OBU、路载网联设备RSU的推出者之一,并推出国内首家智能网联汽车APP以及用于驾驶员与智能网联系统交互平台,同时也是中国首个智能网联标准《合作式智能运输系统车用通信系统应用层及应用数据交互标准》的主要执笔人之一。

来源:红网

作者:王娟娟 刘洋

编辑:刘艳芳

本文为湖南湘江新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xjxq.rednet.cn/c/2018/06/11/4651843.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湘江新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