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长沙高新区掀起学习、落实“长沙工业30条”热潮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段欣妤 编辑:刘艳芳 2017-06-22 08:09:45
时刻新闻
—分享—

“长沙工业30条”将为众多麓谷企业带来“真金白银”的实惠。图为中兴通讯长沙基地的生产线上,正在生产全球领先的数字机顶盒。长沙晚报通讯员 段欣妤 摄

长沙高新区将在新一轮发展中抢抓机遇,迅速发展。资料图片

  长沙晚报通讯员 段欣妤

  “‘给力’的政策,让长沙的区域竞争力更加明显,也为长沙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长效机制。”日前,市委、市政府发布《关于振兴长沙工业实体经济的若干意见》(简称“长沙工业30条”或《意见》),威胜集团企业管理总监钟诗军在收到了高新区经济发展局给他送上的《意见》之后,如是说道。

  实际上,《意见》一发布,高新区就立即通过官方微信,企业服务的QQ群、微信群等移动互联网方式,对《意见》进行了“秒推”,迅速掀起了学习、宣传、贯彻的热潮,将“福利”第一时间送到企业的手中。降成本、增动能、优环境、添信心,成为众多麓谷企业共同的感受。

  大气 大幅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意见》直面企业压力所在,将企业用电、用地、用工、物流仓储、信息消费、融资成本、税收等8大成本全面降低,为企业送出了“真金白银”。

  对于“全市工业园区范围内符合产业规划的各类生产性工业企业项目,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统一按20元/平方米核收”这一点,湖南北斗微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杨世忠感触颇深。该公司在麓谷建设的北斗微芯项目总投资达50亿元,将成为长沙北斗产业发展的领军企业。“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由45元/平方米降低到20元/平方米,仅这一项就可以直接为北斗微芯项目减少成本500万元左右。”

  人力成本是企业支出的“大头”。《意见》中失业保险总费率、养老保险单位缴费费率均有调整。“我们的人力成本支出中,五险一金占比较大,企业负担很重,对于员工来说钱又没有发到手里。”红太阳光电总经理周大良说,该企业通过智能制造建设了我国光伏领域首条高效PERC电池生产线,但人工成本仍旧很高,《意见》对企业降低人力成本,大有裨益。

  借势 “走出去”“引进来”再添助力

  近年来,高新区在“走出去”“引进来”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长沙工业30条”将为麓谷招大引强、对外开放再添助力。

  高新区重大项目投资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以一个拟投资50亿元以上的智能制造购地项目来长沙进行投资环境考察为例,相比以前有三个突出优势:首先,企业拿地、用地更灵活,用地、用工等生产运营成本大幅降低;其次,项目落地奖励及相关配套支持更具吸引力;项目落地后,在高端管理和技能人才、扶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研发、海内外市场拓展以及地方政府优先采购等方面大力支持,将为企业持续壮大发展营造良好生态。

  除了企业能享受实惠以外,《意见》还将进一步激发园区以及招商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首先是能让我们在《意见》的总体指导下,出台更具实操和竞争力的招商引资政策,这也是当前园区招商引资急需解决的重点,让我们更有底气。”该负责人表示,规范指导园区出台相应的招商政策以及招商奖励政策,有标准和时限要求,是高新区现阶段招商工作的及时雨;先租后买、代建厂房等一事一议政策和总部经济政策的细化和明确,能够提升招商工作的实操性和区域竞争力;《意见》还规范要求园区产业功能分区和长沙市统一协调机制,这样避免园区间招商工作的内耗和恶性竞争,对于高新区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给力 助推麓谷产业转型升级

  近年来,传统工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愿意转型也十分迫切地接受转型升级。《意见》明确,大力培育新兴产业,“互联网+”、大数据、北斗导航等发展蒸蒸日上。在鼓励做大做强方面,以“稳住、进好、调优”为总基调,实施企业“倍增”计划,着力推进产业总量扩张、结构优化和效益提升。

  中联重科发布4.0产品,梦洁家纺打造智能工厂,威胜集团海外生产线人机协作,金杯电工跨界新能源领域……实际上,高新区传统企业已经率先迈出了转型升级的步伐,全区产业格局由“一业独大”转变为“多点支撑”。

  “高新区一直都鼓励支持企业做大做强,近年来我们更新升级‘1+X’政策体系中,就有不少支持企业做大做强的政策。此次《意见》中,对产值过亿元且税收过500万元的工业企业,在未来3年内企业承诺产值与税收能实现倍增且制定分年度发展目标规划,每年复合增长率不低于26%,园区每年度按照企业税收增量本级部分的50%对企业进行事后奖补等,对企业都是‘大手笔’的支持。”高新区经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推动“智能制造”与军民融合也是一大亮点:对获评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项目)或智能制造专项扶持的企业,市级给予100万元奖励;对获奖军工“四证”企业给予100万元奖励。智能制造、军民融合都是高新区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今年高新区更新的“创新33条”以及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政策,都对智能制造、军民融合给予了重点支持。《意见》将进一步激发企业开展智能制造的积极性,也有利于高新区军民融合产业步入发展“快车道”。

  聚才 弘扬企业家精神与工匠精神

  人才聚、产业兴。近年来,高新区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目前湖南“百人计划”和长沙“3635计划”等各类人才拥有总量在全省、全市遥遥领先,成为引领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第一驱动力。

  “此前我们出台的人才政策对高层次、高学历人才创新创业扶持力度较大,而这次出台的‘长沙工业30条’首次将企业家、技术能手及企业高管都全部纳入,覆盖面之广史无前例。”高新区组织人事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意见》明确提出要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并提出重视高管人才,不少麓谷企业可以在不同程度上享受政策红利。

  可以预见,随着“长沙工业30条”及其他政策的陆续出台和深入实施,高新区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接下来,麓谷将召开千人大会,向全区企业解读《意见》,并将尽快出台落实《意见》的细则,抢抓机遇,迅速发展。

  相关新闻

  聚焦建设“五千亿级园区” 聚力打造“西引擎”“西高地”

  日前,市委、市政府发布《关于振兴长沙工业实体经济的若干意见》,引起了全市上下的高度关注和热议。长沙高新区作为全市首个国家级园区和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排头兵,将以“长沙工业30条”出台为契机,抢抓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的“施工高峰期”,进一步浓厚氛围、强化配套、优化环境,狠抓政策措施的落地生效,增强企业的获得感,进一步聚焦建设“五千亿级园区”目标,聚力打造长沙“西引擎”“西高地”,为长沙创建国家中心城市作出更大贡献。昨日,高新区管委会主任谭勇接受了记者的采访,畅谈如何贯彻落实“长沙工业30条”。

  记者:高新区将如何增添园区发展新动能,打造投资洼地?

  谭勇:要在招大引强上“出实招”。学深悟透政策措施,把准发展导向,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招院引所”配套政策,出台支持重大项目入园、基金大厦建设的举措。围绕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放眼全球,精准发力,开展集群招商、平台招商,强化“建链、强链、补链”行动,着力引进一批有实力、有口碑、前景好的大项目、好项目。

  记者:如何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激活发展新引擎?

  谭勇:要在项目建设上“下功夫”。全过程建立项目建设要素配套、报建代办、分级调度、施工维护、投产服务“五大机制”,建立“一个项目一名领导联点、一个部门负责、一名专人联络,一抓到底”的工作模式,实行“问题清单、责任清单、销号清单”“三张清单”制度,把政策措施落实落细落小,切实提高入园企业在降低用工、用电、用地和融资成本上的获得感,掀起推进项目建设新高潮。

  记者:如何在产业培育上下功夫,取得显著成效?

  谭勇:要在转型升级上“谋实效”。深入开展“两帮两促”,建立“对口联系、专人负责、定期走访”工作机制,加大政策措施的宣传力度,对重点企业的重点难点问题精准发力、各个击破。以加快推进智能制造和“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建设为契机,全面开展“三清”工作,发挥政策“催化剂”作用,着力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投资履约和土地集约利用,全力打造“麓谷质量”“麓谷标准”和“麓谷品牌”。

  记者:高新区将如何改革创新,优化服务软环境?

  谭勇:要在优化环境上“动真格”。强化“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理念,以市委、市政府“赋权强园”,深化“放管服”改革为契机,加强督查督办,坚决向“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行为说“不”,确保全面承接落实好市委、市政府下放的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加快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和工作模式创新步伐,着力打造“审批环节最少、服务效率最高、创业环境最优、体制机制最活”的“四最”园区。

  (段欣妤 整理)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段欣妤

编辑:刘艳芳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湘江新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