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人民网丨改革促发展 创新谋未来——写在湖南湘江新区成立5周年之际

来源:人民网-湖南频道 作者:林洛頫 编辑:刘艳芳 2020-07-01 10:20:39
时刻新闻
—分享—

摘要:五年间,湘江新区合同引资过万亿元,投资50亿以上项目达67个,地区生产总值从2015年的1602.5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2467.96亿元,去年在19个国家级新区中排名升至第七位……

2010年与2017年西湖对比。彭运华 摄

湘江河畔,岳麓山下。

五年前,中部地区首个国家级新区——湖南湘江新区在此挂牌成立,它被国家赋予改革、发展、创新的历史使命,瞄准“三年出形象、五年成规模、十年树标杆”的目标发展前行。

五年间,湘江新区合同引资过万亿元,投资50亿以上项目达67个,地区生产总值从2015年的1602.5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2467.96亿元,去年在19个国家级新区中排名升至第七位……

思变,谋变,嬗变,湘江新区在发展中抢抓重大机遇,探索可借鉴的发展新模式。

2012年5月完成蓄水的梅溪湖。陈建平 摄

2019年梅溪湖国际新城成为宜居宜业的代名词。陈建平 摄

改革推动新兴产业布局落地

“五年前,湘江新区的设立为湖南提供了一块先行先试的‘试验田’,它在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扩大开放合作、推动改革创新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湖南湘江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罗社辉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

既然是“试验田”,那就必须要打破传统观念,依托产业布局发展新兴产业,通过改革闯出一条新路子。此时人工智能、互联网、高新技术等产业顺势脱颖而出,成为湖南湘江新区重点发展方向。

“我能根据公交到站时间出门搭车,节省车站等待时间,并且乘车时间也比以前少。”长沙智慧公交315线今年成功开放运营,这是国内首条面向市民运营的智慧公交线,每天搭乘该趟车上下班的唐慧路上缩短近20分钟,她特别高兴智慧公交带给自己的便捷。

长沙智能无人驾驶测试区内的高速测试区。湖南湘江新区供图

长沙智能无人驾驶测试区内正在测试的robotaxi车队。湖南湘江新区供图

打造“国字号”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区、启用开放道路智能驾驶示范区、落地中国首款量产L4级自动驾驶出租车……五年里,湖南湘江新区的智能汽车产业链从无到有,智慧交通应用场景从跟跑到领跑,让老百姓享受到技术迭代带来的红利。

早在2016年,时任长沙市市长,现任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胡衡华就结合本土汽车、北斗导航、储能电池、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等产业基础,前瞻性地提出在湖南湘江新区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

目前,湘江新区已构建起智能汽车产业生态,产业生态聚合效应正逐渐显现,“智能汽车产业起步北上广、落地看长沙”成为业界共识。

2014年初,移动互联网产业成为全国炙手可热的行业,湖南抢抓机遇,强力推动并促成移动互联网人才回湘创业发展,从“湖湘汇”论坛到互联网岳麓峰会顺势而成,湖南湘江新区移动互联网产业迎来“风口”。

湖南省、长沙市、湖南湘江新区支持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的专项配套政策相继出台,设立100亿元“智能制造基金”、100亿元“湖南移动互联网产业基金”和2亿元“长沙移动生活天使投资基金”,推出柳枝行动专项扶持政策……为移动互联网产业构筑政策支持体系。

百度、京东等一批互联网领军企业和“独角兽”企业先后布局,中兴通讯、中国移动、58集团、映客直播等国内众多互联网领军企业将全国总部(第二总部)落户于此,长沙正逐渐成长为“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第五城”。

2019年,长沙移动互联网产业营收达1050亿元,湖南湘江新区成为长沙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的聚集区,形成“长沙高新区+岳麓区”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布局;梅溪湖创新中心、58互联网产业园、中南大学科技园研发总部、中建智慧谷等特色产业基地。

6月上旬,湖南湘江新区举行2020年二季度产业项目集中签约仪式,18个产业项目签约落户新区,涵盖智能网联汽车和人工智能、医疗健康、文化旅游、高技术服务产业等湘江新区“2+3”特色优势产业链。

湖南湘江新区构建的产业发展体系逐渐形成规模,特别是“2+3”特色产业链生态正在形成,而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的理念,早已植根于每一位新区人的“大脑”。 

湖南金融中心。陈敏捷 摄

湖南金融中心夜景。湖南湘江新区供图

金融助力区域性中心形成规模

“碳基半导体具有成本更低、功耗更小、效率更高的优势,更适合在不同领域的应用而成为更好的半导体材料选项……”近日,富栊新材、天羿领航、金阳烯碳等6家聚焦石墨烯材料、金属纳米材料、传感器、芯片领域企业,在湖南湘江新区基金小镇轮流上台路演。

现场吸引了包括兴湘新兴产业基金、海捷投资、达晨财智、博将资本等主投电子科技与材料产业的创投机构参与点评,当场给出意向投资共计1.6亿元。

“这些领域都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均处于科学研究和开发的前沿,我们开展专场投融对接能够有效推动项目、高端人才和金融资本的互动对接。”此次投融资对接活动承办方湖南湘江新区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汉颖说道。

产业发展壮大、推进改革创新都离不开金融强有力的支持。5年前,刚成立的湖南湘江新区如何定位金融板块?如何借助金融服务新区各产业?成为新区谋划发展中的重中之重。

湖南湘江新区基金小镇。湖南湘江新区供图

高起点、高标准、高定位。

此时,湖南省委、省政府针对全省金融实际情况,做出补齐金融短板、激发金融创新活力的重大决策部署,通过多次研究探讨决定赋予湖南湘江新区打造湖南金融中心的目标,这里成为了湖南金融改革与创新的重要阵地。

长沙银行、三湘银行、吉祥人寿等总部机构逐渐迁入新区,金融科技公司在这里成长为独角兽或上市企业,基金机构在这块“试验田”里抱团发展,私募资本正加速入驻……

“我在上海的跨国金融机构工作近10年,每年春节回长沙和同学聚会聊天,都能感受到湖南金融业的飞速变化。”2019年,80后的邓俊凡从上海辞职回到长沙,在湖南湘江新区一家基金机构担任首席投资专家。

1年多时间里,邓俊凡和他的团队为投资者带来了丰厚的回报,相比在上海的工作他更喜欢长沙提供的广阔平台,同时在家门口工作还能照顾父母、家庭。“勇于尝试创新,敢于探索前进”让这些“新区金融人”找到了干事创业的激情和舞台。

背靠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丰富的高校人才资源,依托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产业基础,湖南湘江新区通过设立金融政务超市,为入驻机构提供商事登记、经营许可、税务登记、社保、法务等一站式服务,提供全方位服务。

同时,出台了《关于支持金融科技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对金融机构总部落户最高奖励金额由1500万元提升至5000万元;让长沙成为继北京、深圳之后,全国第三个出台支持金融科技专项政策措施的城市。

在抢抓金融科技发展机遇上实现了与一线城市并跑、中部城市领跑的格局,并成立中部地区首个金融科技孵化器——湘江金融科技孵化器,真金白银扶持初创型金融科技企业。

湘江新区从2016年启动湖南金融中心建设至今,近400家金融机构引入这片面积6.8平方公里的土地,形成“传统金融+金融科技+基金小镇”的三大金融产业格局;一个集银行、证券、期货、保险、基金、金融科技等10余种金融业态的区域性金融中心初具雏形。

 

湖南湘江新区内的智慧工厂。曾彬 摄

创新引领发挥科技先行作用

创新发展,是国家级新区的灵魂和根本。

五年来,湘江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达13.2%,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上升至13%,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占GDP年均占比呈逐年上升趋势,创新在这片土地上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

走进湖南湘江新区——望城国家经济开发区中联重科高空作业机械智能制造工厂,没有机器的轰鸣和此起彼伏的榔头声,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理念完美融入产品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和工序。

智能灵活的机器人手臂顺畅实现原材料激光切割、工件焊接和部件喷涂,AGV智能输送车替代传统人工完成上下物料移动和运送,自动安全的RGV有轨制导车和EMS空中输送线轻松实现精准配送;每条生产线上的设备与人互联互通,实现各道工序无缝对接。

中联重科等待运输的工程机械装备车。湖南湘江新区供图

“中联高机智能化工厂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装备的深度融合与创新,通过科技让传统制造技术升级换代到高端自动化生产。”中联重科高空作业机械公司总经理任会礼表示,该项目正成为湖南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的国际名片。

类似的“智慧工厂”在湖南湘江新区还有不少,每一个智慧化厂房都代表某一个行业科技创新的最新成果,新区重点发展的先进装备制造、智能制造、新材料等千亿产业集群正是由这些个体组成。

长沙市委副书记、市长、新区党工委书记郑建新说:“湘江新区要深耕产业发展,努力打造成为研发高地、科技成果转化示范高地、先进产业集聚高地、开放高地;通过突出改革创新,发挥好新区的示范引领作用。”

5月下旬,位于宁乡高新区内的比亚迪宁乡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工地热火朝天,最后一栋厂房前两台混凝土罐车正在抓紧作业,工人们在工地上穿梭施工。

该项目建成后湖南湘江新区将形成“上游材料——锂电池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包装辅助材料——电芯——锂电池组装及应用——废旧电池回收再利用”的完整先进储能材料产业链。

从项目到产业链,再到产业生态,五年时间里,湖南湘江新区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环保、食品等优势产业集群基本形成,“湘江智造”的品牌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

不仅如此,湘江新区围绕长沙22条产业链,落实“创新引领、开放崛起”和“制造强省”战略,通过加快打造承接高端产业发展的新平台、新载体,使新区成为高端产业、新兴产业发展的承载区、集聚区,成为带动湖南乃至中部地区发展的新引擎、新动力;这一定位始终贯穿于湘江新区引进项目、建设项目之中。

“我们只有持续不断地抓住创新谋发展,新区产业才能勇立潮头,新区未来才能大有作为。”湖南湘江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罗社辉表示,作为改革的“试验田”、发展的“试金石”,新区将在中部崛起战略中树立起高质量发展的新标杆。

2019年岳麓峰会。湖南湘江新区供图

来源:人民网-湖南频道

作者:林洛頫

编辑:刘艳芳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湘江新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