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省委召开优化湖南湘江新区管理体制工作动员大会后,湖南湘江新区开展了“新区再出发,奋斗正当时”大讨论。7月8日下午,长沙市委副书记、湖南湘江新区党工委书记、岳麓区委书记谭勇主持召开“新区再出发奋斗正当时”大讨论座谈会,就推进优化新区管理体制工作听取市直部门的意见和建议。谭勇强调,要提高政治站位,着眼大局,强化一盘棋理念、一家人意识、一如既往支持,大胆创新、锐意进取,凝心聚力推动新区改革见行见效、落实落地,以新区之强,助力省会之强,共同为全面建设现代化新长沙作出更多贡献。
会上,市直各部门都表示积极支持、全力支持新区优化管理体制改革,并对推进好这一工作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
潘胜强
经过相关文件的学习,感觉新区应该是新体制,新机制。具体到生态环境机构,现有的市生态环境局岳麓分局和高新分局整合并入新设置的农业农村和生态环境局,对外保留新区、岳麓区生态环境局这个牌子,以便于与省厅对接。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局岳麓区执法大队、高新区执法大队及岳麓生态环境监测站请新区在机构整合上统筹考虑。在行政许可上,现在的方案是可行的。市生态环境局将做好全市生态环境的保护、统筹协调工作,落实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指示,全力支持和服务新区发展与生态环境的高水平保护,来助推新区经济社会的高水平发展。
市民政局党委书记、局长
刘亮
湖南湘江新区、岳麓区的民生保障工作卓有成效,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方面有很好的基础,希望能开展更多的探索,创造更多的经验。新区行政体制机制改革是落实“强省会”战略的重大部署,市民政局将全力支持,在行政审批、执法、监管等方面,按照职能职责调整的要求,认真抓好落实。
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
邹刚
市财政局将深刻领会湖南湘江新区行政体制机制改革精神,全力支持湖南湘江新区改革发展。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优化体制机制的总体要求,市财政前期已和新区财政进行了广泛的对接,全力优化下放清单,理清预算管理体制、征收管理体制、支出管理体制、分配管理体制等事项。
市财政局将按照依法依规、支持发展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新区的财政管理体制,依法依规支持发展。新区享受市级的财政管理权限,市财政将“能放则放、应放尽放”。下一步,建议按照大稳定的原则,稳定现有的收入分享机制。整合、优化现有的财政体制,形成一套覆盖新区全部直管区和托管区的财政体制。统一市级预结算管理模式和收入征管体制,进一步厘清市与新区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事务等方面的支出责任,建立跨区共商的项目分担机制。建议下一步应整体来谋划、系统思考、统筹考虑,确保管理机制进一步优化理顺。
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
郭塨
推进湘江新区机制体制改革的方案是省委市委紧扣“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加快新区改革创新和推动长沙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从新区的高质量发展上来看,“新”主要体现在机制体制的新,主要包括新方法、新路径、新试点来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高”主要体现在如何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如何推动湘江新区的高质量发展。
“谋创新就是谋发展”,省委、市委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科技创新与发展是全域性的,省、市和湘江新区应该发挥优势、形成合力共同推动。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在长沙布局7个重大科技平台,市委明确提出十大科技创新标志性项目,未来5年里,这些重点平台带动的重点项目将会对未来新区以及长沙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关键力量。
长沙要建设国家级科技创新中心,湘江新区是核心支撑。市科技局将对标“强省会”战略目标要求,积极支持湘江新区做好科技创新工作,协同开展在科技创新重点领域、重点工作的改革工作,不断推动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构建新的工作发展格局。湘江科技城的建设要成为重中之重,主要包括创新策源能力、重点产业布局和发展知名度提升等,关键是强力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等工作,制定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以及产业优良生态的政策体系。
市公安局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
唐明
公安局在湘江新区的体制改革中,肩负着维护新区政治安全、社会安定和护航新区经济发展的重任。我们将把思想和行动坚决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将“新区再出发 奋斗正当时”大讨论座谈会精神学习领悟好、贯彻落实好。对湘江新区党工委和管委会的决策部署做到不讲条件、不打折扣、忠实践行好。
目前,湘江新区和岳麓区已进行合并,省委对新区的管理机制进行了明确部署,湘江新区公安分局作为长沙市公安局的派出机构,下一步也要理顺机构、职数设置,明确职能职责,希望新区给予关注、支持和指导,推动新区公安改革工作的落地落实,为公安做好新区安全保障和为民服务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市司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张智
我们一定落实好省委、市委的部署,支持新区管理体制改革,后续做好相应的服务,就司法行政的相关权限一定实现应放尽放。
一是建议理顺行政执法体制,厘清执法权限。新区相对集中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后,理论上条条之间不应再有执法争议,但各执法层级之间的权限需进一步厘清,比如省政府和省政府部门下放的权限、原应由设区的市政府或市直部门履行的权限,比如湘江新区管委会与岳麓区政府这两个层级之间的权限等都需厘清。与此相对应,行政复议管辖、规范性文件管理主体等也需提前理清。有些权限必须通过立法解决的,要充分利用好这次立法机会。二是关于司法所。湘江新区范围内的司法所现岳麓区有17家、高新区4家、以及望城宁乡的部分司法所,这些司法所实行双重管理,但管理体制不完全一样,有的条条为主,有的块块为主。建议进一步理顺、统一管理体制,可以参照公安派出所体制,把管人、管事统一起来,以便更好更顺地发挥队伍作用。
市信访局副局长
陈艳
非常感谢湘江新区对信访工作的支持和关心。在以前,湘江新区是省级机构,而社会事务管理都是在岳麓区,很多信访问题的交办让人很头疼。而湘江新区管理体制进行优化后,无疑将更好地推动信访工作顺利进行。下一步,市信访局将继续推动深入理清湘江新区的信访问题和新区相关托管区的信访问题交办体制。
市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仁增达杰
教育局将会严格按照省市两级的决策和部署努力担当,做好本职工作,为湘江新区下一步的发展改革稳定做好服务,提几点建议。
一是坚持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全力建设教育强区,通过办好一批优质学校,助推人才引进、新区开发等,服务湘江新区高质量发展。二是要加强教育资源的统畴,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学位供给。特别是针对目前观沙岭片区、梅溪湖片区、洋湖片区等重点片区入学压力大、学位紧张的实际情况,建议优化学校布局,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学校建设,确保“岳麓山下好读书”的名片越来越亮。三是建议在进行学区调整时,尽可能保证原有的学区划分不变,如确有必要调整学区,建议按学区调整程序进行,广泛听取各方意见。
市住建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胡汉清
市住建局积极支持湘江新区优化管理体制,下一步将在房地产市场监管、建设市场监管、开发行业、建筑行业、供排水等行业管理、建筑安全质量管理、住房保障以及落实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等方面,加强协调、理顺和明确职责,让新区在城市建设方面办事效率更高、发展更快,我们将全力支持湘江新区的各项工作。
市政协副秘书长
李德胜
坚决拥护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优化湖南湘江新区管理体制的决策和部署,市政协将动员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积极投身湘江新区的建设和发展,为做优做强湘江新区贡献政协的力量。
市人大法制委主任委员、常委会法工委主任
杨建辉
市人大法制委将全力支持湘江新区各项工作,特别是立法工作方面,将全力支持、配合《湖南省湘江新区条例》的起草制定工作。
第一,条例草案要更好地贯彻落实湘办〔2022〕26号文件的政策要求。通过立法解决新区的行政主体问题,为理顺行政执法体制提供立法保障。新区履行行政管理职能,开展行政执法工作,主体必须合法;新区范围内的区(县)政府部门如何开展行政执法工作,要进一步明确体制机制。第二,条例草案要体现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要求,体现市政府相关部门统筹、牵头的作用。要处理好市政府与湘江新区之间的整体与局部关系,有些重大事项,法律、行政法规明确必须由市政府统一研究、编制,并报告同级人大或者上级机关,应当按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执行。例如,组织法对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的规定,预算法对预算、决算事项的规定,等等。第三,对相对集中执法权的路径设计,要符合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的规定。相对集中执法权,法律已经明确了如何集中的路径,在立法时要避免出现与上位法不一致的规定。第四,支持用好市人大的立法权。有关部门的权力下放需要提供立法依据的,可以按照程序及时提出建议,市人大法制委将尽快开展有关工作。改革中需要调整市地方性法规的,市人大依法调整。同时,全市围绕“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需要加强立法,希望湘江新区能够在这方面积极探索,加强调研,有关方面能够及时提出立法建议。
市委组织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市委两新工委书记
杨俊
第一,提高政治站位。优化新区管理体制是落实省委省政府“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以及“强省会”战略的重大改革举措,我们将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力以赴抓好这件大事。第二,抓好贯彻落实。作为市委的职能部门,坚决按照省委26号文件精神和市委有关决策部署,把相关的职能职责下放到新区,把各项改革措施落到实处。第三,做好沟通衔接。支持新区组织人事体制改革,积极和省委组织部做好沟通衔接,尽可能简化各项流程,支持新区相应的改革工作顺利进行。
来源:湖南湘江新区
编辑:吴戍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