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双十一”,朗赫科技的吉猫临智能门锁单日销售额最高突破100万元,掌静脉识别型号在京东AI智能锁类目综合销量排名TOP3;童视界护眼灯全系产品销售额突破3800万元,登顶京东“健康照明热销榜”。
这份成绩单的背后,是朗赫科技在长沙高新区麓谷产业园(简称“园区”)的悉心培育下,从AI智能硬件到具身智能机器人的技术爬坡。

朗赫科技扎根长沙高新区麓谷产业园,实现从AI智能硬件到具身智能机器人的技术突破。均为 通讯员 供图
“双十一”登顶:智能硬件市场的“朗赫爆款”
“销量同比增幅达185%——远超预期。”朗赫科技联合创始人薛雪拿着“双十一”新鲜出炉的战报,语气中难掩兴奋。
在朗赫科技的产品序列中,吉猫临M60pro成为智能门锁领域的爆款,凭借三摄主动安防和双锂电系统,连续三天登顶抖音“智能安防热卖榜”。护眼灯品类同样表现抢眼。童视界系列中的D1 Pro型号独占总销量的62%,其“红光增益+智能调光”功能成为核心竞争力。
爆款背后是朗赫科技对技术创新的极致追求。朗赫科技的静脉智能锁采用了多模态动态学习算法,通过卷积神经网络与循环神经网络的融合,实时分析掌静脉纹理的时空特征,将识别率提升至99.8%。
薛雪解释:“市面上多数产品采用固定阈值算法,无法适应用户生理变化。而我们的算法能动态优化匹配阈值,即使用户手指轻微倾斜,也能自动补偿角度偏差。”
在AI护眼灯领域,朗赫的差异化优势同样明显。其与成都爱尔眼科研究所联合成立了“爱眼光学研究院”,结合眼科医学与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动态光环境对青少年预防近视的影响研究”课题基础上,自主研发了全光谱协同引擎。这一即将推出市场的新方案,基于人因生物节律色温算法与红光芯片,能够动态生成“光谱配方”。“系统会根据用户用眼时长,自动切换色温——从提升专注力的4000K冷白光,到促进褪黑素分泌的2700K暖光。”薛雪补充道。

在“双十一”电商大战,朗赫科技的童视界护眼灯全系产品销售额突破3800万元,登顶京东“健康照明热销榜”。
智造未来:从智能硬件到具身智能的进化之路
朗赫科技的目标不止于智能门锁和护眼灯等智能硬件产品。
在薛雪的描述中,这些智能硬件产品只是朗赫科技长远布局的入口。朗赫科技的企业愿景是成为“全球AI机器人垂直领域的深度参与者”。
为此,朗赫制定了“点、线、面”技术研发路径:“点”是指赋能智能硬件感知能力、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实现对外界环境或物品采集信息和执行任务;“线”是指智能联通,实现各种设备、系统之间的无缝连接和协同工作;“面”是指融合控制理论、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最终形成完整的智能生态系统。
为了支撑这一愿景,朗赫科技组建了由嫦娥工程参与技术专家及清华大学博士后等顶尖人才构成的研发团队,并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深度产学研伙伴关系。
目前,朗赫科技已在新加坡、深圳、长沙等地设立人工智能研究院与技术研发中心。家庭智能中控、智能灯控、智能摄像头、AI智能锁、AI+智能护眼灯等产品已成功应用于家庭生活中,并且“家庭AI环境桶”与“AI环控机器人”均已进入产品研发阶段。
2025年2月,朗赫科技成功获得“一种空气品质管理环控机器人”专利,该专利能够提高空气品质监测结果的准确性,为未来产品布局奠定了技术基础。
薛雪展望:“管家服务机器人将是朗赫中长期规划的产品系列。目前,我们旗下正在产品化商用的和在研的环控机器人一号Clean Bot、二号Kitchen Bot、三号Comfort Bot等管家服务机器人,将针对性满足家庭卫浴、厨房与起居环境的固废收纳、食品安全、清洗消毒等高频需求。”

朗赫科技已在新加坡、深圳、长沙等地设立人工智能研究院与技术研发中心,并在具身智能家庭应用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
产业沃土:园区生态与企业共成长
朗赫科技与湘江新区的合作始于2022年的战略抉择。
当时,公司正处于从建筑智能化向具身智能转型的关键期,而长沙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的运营为其提供了新机遇。“我们看中的是湘江新区完整的产业生态与优质的营商环境。”薛雪坦言。
作为湘江新区产业核心区,园区已集聚5万余家企业与近百万名从业者,其中电子信息企业达1.4万家。在2024年长沙市人工智能应用示范资金项目名单中,87家入选企业中园区独占44席,真正占据了长沙AI产业的 “半壁江山”。
位于世界计算·长沙智谷的长沙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硅立方”犹如一颗强劲的“算力心脏”,打造出200P全栈国产化算力集群,等同于10万台电脑的澎湃算力为企业AI技术研发提供强劲支撑。
产业生态让企业技术突破有底气,优质的营商环境更让企业发展没有后顾之忧。
园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通过干部联企行动,主动链接人才、资金等资源,解决企业‘急难愁盼’,助力企业更好发展。”
从智能硬件到具身智能,朗赫科技的每一步进化,都在这片产业沃土中汲取养分。而园区的产业蓝图,也因朗赫科技等企业的参与愈发清晰。这场“双向奔赴”的共赢之路,正为长沙AI产业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动能。
来源:湘江早报
编辑:吴戍疆
时刻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