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建设智慧滨海 打造国内标杆
2019-07-22 08:19:04 字号:

建设智慧滨海 打造国内标杆

智慧城市正如同一颗巨大的磁铁,吸引着各类先进要素在滨海新区不断聚集。近年来,滨海新区高度重视智慧城市建设,目前,已有诸多智慧设施项目加速落地,智慧城市应用场景也在不断增加,智慧城市建设如火如荼。按照规划,到2020年,新区将全面建成基础设施智能化、政府治理智慧化、民生服务普惠化、公共服务便捷化、两化融合纵深化、产业体系现代化、开发区发展智慧化“七化”协调发展的“智慧滨海”升级版,为全面打造经济社会发展升级版、加快建设国际化创新型宜居生态新城区、率先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智慧滨海建设优势凸显

在数字中国的背景下,智慧城市的建设水平往往是衡量一个城市,或者一个地区数字化程度的依据。对于滨海新区来说,在建设智慧城市的过程中有诸多优势,有望打造成为国内智慧城市的标杆。

滨海新区很早就确立了建设智慧滨海的目标,依托四大优势投入到智慧城市的建设中。2018年以来,新区出台了《智慧滨海建设工作方案》《滨海新区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方案》等重要规划性文件,为新区未来的信息化建设明确了奋斗的方向和目标。

滨海新区位于京津冀经济圈和环渤海城市群的交汇点,有1200多平方公里的盐碱荒地可开发利用,这在国内特别是沿海大中型城市中是少见的。同时,滨海新区又是京津冀都市圈重要的海上门户,在地理位置和可建设面积方面具备双重优势。另外,因为高铁等轨道交通的成熟,滨海新区可以疏解北京冗余的资源和人才,这也为建设智慧滨海扫去了持续性不足的后顾之忧。

不仅如此,滨海新区还具备建设优势。智慧城市少有成功案例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大多数都是在原有的城市基础设施上做一定的优化,但是不同层面和不同领域的搭建很难实现协同。而滨海新区没有老城区的包袱,很多新技术和超前的设计可以在这里实现。另外,从产业来看,新区同样优势明显。据了解,新区目前已经聚集了很多智能科技产业,如腾讯、滴滴、华为、科大讯飞、紫光云等,这些企业的创新应用实践将推动越来越多的智慧应用场景在新区落地。

智慧滨海已初见端倪

去年底,国家信息中心、国际数据集团(IDG)主办的“2018亚太智慧城市发展论坛”公布了2018年度亚太智慧城市评选榜单,天津开发区的“智慧泰达”项目获评“2018中国智慧城市创新奖”。

这是经开区与华为联手打造的作品。经开区推动各部门N个系统建设,形成1+4+N的智慧城市整体框架,将人工智能技术与城市管理有机融合。通过物联网应用和互联网接入收集和处理来自政府、企业和公民的数据,堪称经开区的智慧“大脑”。

中新天津生态城的智慧“大脑”也已在今年上半年上线。生态城智慧城市运营中心坐落在生态城中部片区智慧中心大厦,总面积约1200平方米,设有城市大数据区、城市事件处置(SOP)区、城市管理服务共用资源区。其中,城市大数据区为城市大数据收集、分析和展示区域,也是运营中心的核心区域之一,目前可运行40多个管理系统、汇集11大类业务数据,能实时监控城市动态,实现城市管理的实时调度。在实际应用中,该区域通过设施物联、数据汇聚和用户认证三大平台的数据分析,对生态城开发建设、经济发展、民计民生、生态环境、智能交通、城市管理六个维度进行全城、全域、全时的运行数据接入、监测和展示,为城市管理提供决策支撑。

随着智慧“大脑”的上线,智慧设施项目加速落地,智慧城市应用场景也愈发增加,越来越多的新区居民开始享受智能新生活,智慧滨海已经初见端倪。以生态城为例,可以智能驾驶的公交车已经上路。沿途漫步,还可以看见智慧灯杆、智慧公交站、未来餐厅、无人超市等多种智慧城市应用场景。除生态城外,其他区域的智慧城市建设也在稳步推进,如新区首个行人闯红灯警告曝光系统在经开区上岗,可以通过智能视频分析技术,对红灯状态下穿越斑马线的行人进行记录,并通过声音、影像等形式提醒、曝光,从而对不文明的闯红灯现象起到监督、劝导、处罚的作用。

滨海新区的城市数据大脑──“智慧滨海”云平台正在建设中。该项目由紫光云统一部署实施并提供服务,将分三年推进智慧滨海建设,并打造四大板块13个应用试点。通过“智慧滨海”云平台建设,将提升滨海新区社会管理的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根据规划,滨海新区将以大数据统一平台为核心,以城市管理运行中心和便民服务门户为龙头,到2020年,重点建设20多个项目,主要包括:网络优化、数据畅通等基础工程,智慧法治、智慧安监等政府治理工程,智慧交通、智慧教育等惠民服务工程,智慧环保、智慧城管等城市管理工程,智慧园区、智慧商贸等经济产业工程。随着智慧城市的应用场景更加丰富,市民的智能体验将更加便捷。

来源:津滨网

编辑:刘艳芳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