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湖南多举措稳外资 优化营商环境让企业安心发展
2019-12-31 16:35:14 字号:

湖南多举措稳外资 优化营商环境让企业安心发展

博世在长沙设立工厂已有15年时间,员工由400人增长到4000人左右;作为德国博世在中国中部地区设立的第一家工厂,博世长沙见证了湖南省引外资、稳外资的变化。

跨国公司博世能够在湖南成功地扎根下来,这给其他全球车企品牌选址长沙建立了信心。博世汽车部件(长沙)有限公司总经理魏彦说:“现在经常接待有意向在长沙投资的外企考察,我们以亲身经历介绍长沙的营商环境更有说服力。”

2019年,湖南省聚焦产业项目建设,定下年内引进“三类500强”(世界500强企业、中国500强企业和民营500强企业)投资项目100个以上的目标。自年初开始,湖南引外资规模、利用外资质量稳步提升,首次落户湖南的境外世界500强为近年来最好水平。

政策“护航”:专人对接保项目落地

今年1至8月,湖南最大的外资来源地香港对湘投资同比增长16%;

西班牙和开曼群岛的对湘投资同比增幅分别高达236.3%、141.4%;

粤港澳大湾区(广东省、香港、澳门)招商引资实际到资2496.04亿元,同比增长16.8%……

湖南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境内外投资者在湖南投资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不少企业前往湖南考察调研,为后续在湖南项目落地进行前期采点规划。”

2019年1-11月,湖南省实际使用外资167.65亿美元,其中使用外商直接投资9.73亿美元。1-11月,全省新引进112家“三类500强”企业投资项目176个(“三类500强企业”不重复统计),投资总额3619.7亿元,首次落户湖南的“三类500强”企业达到10家。

据湖南省统计局发布的经济数据显示,湖南省实际使用外资、使用外商直接投资分别增长12.5%和33%;世界500强等知名企业纷至沓来,截至今年9月在湘投资的境外世界500强企业达85 家。

冬季的长沙略显寒冷,但蓝思科技企业生产线正高速运转,车间一派有序生产的场景。

2008年,港资企业蓝思科技位于浏阳经开区的第一个产业园动工建设,2009年4月正式投产,产品涉及智能穿戴、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新能源汽车等零部件。

“从蓝思科技在湖南建设第一座厂房起,湖南、长沙各级政府以及园区的支持就没有间断过。”蓝思科技董事长周群飞表示:湖南对企业的服务宗旨就是“四到”: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

今年湖南引外资的成功同样离不开政策扶持、狠抓项目落地的“功劳”。

近两年,湖南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的若干政策措施》《关于推进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及《政策措施》《关于积极推进招商引资工作的通知》等一揽子支持政策。

通过实施“135”工程(3年时间,在省级以上园区重点扶持100个创新创业园、新建300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引进5000家企业),在产业、金融、土地、人才、税收等各个方面给予优惠,全方位、全过程、全链条、全环节为重大项目引进提供政策体系支撑。

“充分发挥港洽周、沪洽周、湘商大会等省级重大招商经贸活动平台作用,着力引进重大项目;2019年‘港洽周’,省级签约项目183个,总投资3098.46亿元。”湖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负责人说道。

同时,为确保项目顺利“落地”,湖南省每年从重大招商项目中筛选20个左右投资额大、科技含量高、产业导向性和带动性强的项目,每位省政府领导对接联系2-3个,项目所在地政府主要负责人责任,调度项目进展情况,研究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具体问题。

对湖南省政府重大招商活动签署的省级项目,实行“月调度、季通报、半年讲评、年终考核”;将项目落实情况纳入真抓实干激励考核,并对省政府重大招商引资活动中省级签约项目履约、开工、资金到位情况年度综合考核排名靠前的市州给予资金奖励。

上下一心:湖南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11月28日,位于湖南湘江新区洋湖片区的的宜家长沙家居商场开业,长沙及周边地区的市民争先前往“打卡”,从早上开业起就是人潮涌动,当天客流量堪比春运时间的火车站候车室。

长沙宜家项目是集荟聚中心、宜家家居、蕴含宜家理念的办公创意办公/公寓于一体的综合体项目,总投资额约40亿人民币,总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米,是瑞典的全球知名家具和家居零售商——宜家集团(现已更名为英格卡集团)在长沙的首次投资。

作为成功引入外资落地的项目,宜家长沙荟聚综合体项目的审批流程前后只用了5个月,创造外资项目审批的纪录,目前该项目二期的荟聚中心和宜家SOHO公寓正在抓紧建设中。

“湖南的营商环境好是我们选择投资的一个重要因素。”宜家购物中心(现更名为英格卡购物中心)中国区总裁丁晖表示,我们之所以决定落户湖南湘江新区,就是看到这里显著的发展优势,三条规划中的地铁线能为长沙市民提供便捷的公共交通,而周边城市株洲、湘潭的居民通过高速开车半小时就可以到达宜家。

今年以来,湖南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在“服务”上下足了功夫。通过落实扩大开放的系列部署,放宽外资准入,提升外商投资便利度;实施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积极推行负面清单外的外资企业设立“一口办理”模式,自今年4月以来,湖南省新设外资企业100%通过“一口办理”。

同时,湖南通过多种渠道,搭建企业与政府面对面的沟通平台,切实回应企业诉求。湖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负责人介绍:“从1995年开始湖南省每年坚持召开外商投资企业迎春座谈会,对企业反映的困难和问题,以省发展开放型经济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名义交办到部门和地方政府,得到外资企业的高度评价。”

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让湖南成为了企业投资的沃土。

长沙市借助引资发展的好时期,围绕轨道交通装备、工程机械产业等20个新兴优势产业,由14个湖南省领导联系20个产业链,对每个产业链专题研究,制定针对性承接产业链政策。

长沙经开区就围绕汽车产业开展产业链招商,先后引进上汽大众、广汽三菱等六大整车制造企业和博世汽车、大陆集团等标杆零部件企业,形成汽车全产业链,汽车产业成为园区首个千亿产业集群。

随着湖南省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外资企业深耕湖南发展的信心不断增强,九龙仓、蓝思科技、博世等企业纷纷增资扩股,2018年以来湖南省实际到位外商直接投资(FDI)资金中,增资资金占到六成以上。

来源:人民网

作者:林洛頫

编辑:刘秋平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