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湖南湘江新区管理委员会正式审批通过《湖南湘江新区48村村庄规划(2021-2035年)》。罗钟杰 摄
新区以“单元化”管理推动乡村振兴的创新样本。罗钟杰 摄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卢杨屾 长沙报道
调研、论证与完善,历时一年多的规划,正以48村村庄规划为支点,撬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全新格局。
2025年8月25日,湖南湘江新区管理委员会正式审批通过《湖南湘江新区48村村庄规划(2021-2035年)》(简称“《规划》”),这是新区以“单元化”管理推动乡村振兴的创新样本。
从“大框架”到“单元化”的治理跃升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作出重要战略部署,自然资源部和省委、省政府都对加强村庄规划提出明确要求。
如何贯彻好中央精神,在广袤的乡村地区实现规划落地、避免“千村一面”,成为新区必须破解的难题。自2023年12月起,新区紧扣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启动了覆盖新区9个镇(街道)的48村村庄规划管理机制优化研究工作。
新区已实现详细规划(控规、风景区详规和村庄规划)全覆盖。新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供图
为有效衔接新区空间发展实际需求和村民意愿,新区牵头成立了以村支两委牵头、乡贤能人参与的规划工作专班,全程参与并开展48村村庄规划的方案编制、审查工作。
同时,为加强新区村庄规划编制和管理的科学性、实用性,结合实践多年的控规管理单元模式,探索创建了村庄规划管理单元制度,于2024年11月13日发布《湖南湘江新区村庄规划管理单元编制及实施办法(试行)》(简称“《办法》”)。《办法》首次提出“村庄规划管理单元”概念,对新区城镇开发边界外的农村集体土地进行统筹管理,并采取刚性与弹性相结合的管控方式,确保不突破城镇开发边界、生态保护红线、基本农田等刚性控制要求。《办法》明确由镇(涉农街道)按要求同步编制村庄规划,并纳入“一张图”动态管理,实施全周期管控。
此次48村村庄规划的核心突破,在于将“单元化管理”理念引入村庄规划,通过科学划分功能单元、合理配置资源,推动规划从“蓝图”向“实景”转化,为提升村庄规划管理效能、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提供了重要指导和科学依据。
规划“实用”“好用”“管用”
本次通过的《规划》,是严格贯彻落实《长沙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及莲花镇、雨敞坪镇、白箬铺镇三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在充分尊重村民意愿、确保规划实用性的前提下,规划编制做到了与乡村事权相匹配、与乡村治理紧密结合,并与村民诉求保持协调,实现规划的“实用”。
同时,通过对实用性村庄规划内容及控制要求的深入研究,为规划编制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确保规划方案“好用”。此外,新区还不断完善村庄规划实施管理体系,确保规划成果在实际应用中真正发挥“管用”的效能。
2025年,新区将采用“送规划下乡”“送图下乡”“屋场会”等方式加强宣传,凝聚各方力量推动村庄规划落地。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高村庄规划编制质量和实效”,全省自然资源工作会议要求“村庄规划编制不要求一蹴而就,关键要能够落地实施”。2025年,新区将采用“送规划下乡”“送图下乡”“屋场会”等方式加强宣传,凝聚各方力量推动村庄规划落地。
新区48村村庄规划,不仅是空间规划的突破,更是治理思维的革新。乡村振兴绝非简单的大兴土木,而是通过单元设计,让每一寸土地承载梦想,让每一个村庄焕发独特魅力,一幅“村美、民富”的新区画卷正徐徐展开。
来源:红网
作者:卢杨屾
编辑:吴戍疆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hnxjxq.rednet.cn/content/646942/63/15237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