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第二届湖南省量子科技和产业大会暨世界量子日科普活动在长沙举行。
红网时刻新闻4月14日讯(记者 王娟娟)4月14日,第二届湖南省量子科技和产业大会暨世界量子日科普活动在长沙举行。会上成立湖南量子测量产业创新联合体,推出“天衡量子大学生创新创业专项支持计划”。省市有关领导以及清华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湘潭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湖南工商大学、湖南省地质调查所等相关单位的专家学者及企业家共200余人参加。
近年来,我国量子信息科技正加速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其中,量子测量作为最具产业化潜力的细分领域,已成为湖南省量子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重要突破口。湖南更将量子科技列为“4×4”现代化产业体系中未来产业的四大核心方向之一。
湖南量子测量产业创新联合体正式成立。
会上,湖南量子测量产业创新联合体正式成立。作为聚焦量子测量前沿关键技术研究、推动颠覆性技术创新的重要平台,该联合体由长沙量子测量产业技术研究院牵头,联合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中电长城科技、湖南省地震局、湖南省地质调查所、达晨财智等18家单位共同发起。
该联合体旨在聚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应用单位等创新资源,促进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等多链融合发展,提升量子测量应用产业集群整体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打造量子测量产业集群。湖南量子测量产业创新联合体的成立,标志着量子科技产业化进程迈出关键一步,将为区域量子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天衡量子大学生创新创业专项支持计划正式启动。
会上,湖南量子测量产业创新联合体还推出“天衡量子大学生创新创业专项支持计划”(量子科技种子基金),该基金首期规模达1000万元,将为量子科技领域创新创业项目提供定向支持,在湖南省大力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背景下,鼓励高校学子投身量子产业,为湖南打造量子测量产业高地储备优质“种子”人才。
“诚挚希望各高校、科研机构、行业企业,以湖南量子测量产业创新联合体成立为契机,汇聚高端人才,深化产学研协同,强化产业链联动,创新资金投入机制,实现要素高效贯通,合力推动量子测量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湖南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佟来生对联合体的成立寄予厚望。
湖南湘江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王先民表示:“新区将突出集聚发展,依托世界计算·长沙智谷打造量子产业园。突出场景开放,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产品应用。突出成果转化,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打好金融组合拳,促进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精准对接。”
专家分享。
会上,多位量子科技领域的权威专家进行专题分享,深入探讨量子技术的研究进展与产业应用。国防科技大学朱凌晓教授结合自身研究领域,分享了量子科技在重力感知方面的技术与运用;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刘亮分享了系统冷原子钟和量子传感相关应用;湖南省地质调查所地质装备应用研究中心总工程师郭友军结合行业实践,为量子技术与传统勘探的融合提供了新思路。
同期展出的世界量子日科普展览,对量子科技发展历程、产业应用前景及湖南在量子测量等领域的突破性成果进行了展示,为公众打开了一扇了解量子科技最新进展的窗口,感兴趣的市民可于4月14日-15日前往岳麓科创港参观。除科普展览外,世界量子日科普系列活动还包括专家进校园、大学生见习实践等专题活动,活动将持续至6月。
世界量子日科普展览。
活动主办方表示,系列活动旨在通过量子科技知识普及,激发高校学生和科研人员对量子技术研发与产业应用的热情,推动更多人才投身这一前沿领域。
近年来,湖南省量子领域利用高校聚集优势打造多元创新平台,组建多维人才团队,以创新应用引领科技攻关,以科技进步赋能经济发展,形成“成长有平台,发展有人才”的湖南量子领域新格局。
目前,湖南已布局多个量子科技创新平台,产出一系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如量子绝对重力仪、“银河鲲腾系列”光量子计算系统、PT光力量子精密测量、病毒原子结构解析等,这些成果正加速向产业化应用迈进。
来源:红网
作者:王娟娟
编辑:吴戍疆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hnxjxq.rednet.cn/content/646948/58/14867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