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得康护理员吴再英为钟奶奶提供关节活动练习服务。通讯员 供图

易得康护理员吴再英为朱奶奶提供指甲护理服务。通讯员 供图

易得康通过公益服务与专业介入,把政策暖意送到老人身边。通讯员 供图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朱莉 长沙报道
重阳又至,敬老情长。在湖南湘江新区,60岁以上的长者已达20.95万人,约占全区总人口的十分之一。如何让老年人,尤其是独居、失能长者安享晚年,成为社会关切的重点。
近年来,随着国家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与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推进,一种以“上门守护”为特色的居家养老模式,正悄然温暖着许多家庭。在湖南湘江新区的街巷中,专业护理员们用脚步丈量责任,用温情填补陪伴的空白,为传统养老方式注入了新的内涵。
一次紧急敲门,开启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奶奶,您别急,我帮您活动活动关节,慢慢来……”重阳节前夕,易得康护理员吴再英像往常一样敲响了科学村社区钟奶奶的家门。这一次敲门,却敲开了一场紧急救助的序幕。
90多岁的钟奶奶独居多年,腿脚不便,前一天在家中不慎摔伤,忍痛整日直至吴再英到来。进门后,吴再英一边安抚老人,一边用专业手法为她进行关节活动练习,缓解疼痛。钟奶奶眼眶湿润,连声道谢:“小吴细心又有责任感,你们都是活雷锋!”
这样的场景,在湖南湘江新区并非孤例。作为应对老龄化的重要举措,国家层面明确提出“健全养老服务体系”,湖南省也推出多项政策,鼓励专业机构参与居家养老服务。易得康这类具备医疗背景的照护机构,正是在此背景下走进社区,通过公益服务与专业介入,把政策暖意送到老人身边。
“我们不仅要响应政策,更要解决实际问题。”长沙易得康相关负责人表示,机构依托新风天域集团的医疗资源与全国服务网络,致力于为“一老一小”提供多样化居家照护服务。
在长沙,像吴再英这样的护理员,正成为养老服务体系中的“神经末梢”,打通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
一份持续陪伴,照见“专业守护+情感支持”的双重价值
除了应急响应,长期的温情陪伴同样重要。
89岁的朱奶奶患有阿尔兹海默病,独居生活充满不确定性。吴再英第一次上门时,耐心陪她聊天、拉近距离;三个月下来,理发、剪指甲、监测生命体征……这些服务的日常,逐渐成了朱奶奶心中的一份期盼。
“母亲这三个月精神状态好多了,真心谢谢你们。”朱奶奶的儿媳感慨道。在她看来,护理员不仅是服务的提供者,更是情感的支撑者。
这正是湖南湘江新区探索“居家养老+专业照护”模式的缩影。据统计,新区老年人口中,高龄、失能、半失能比例逐年上升,仅靠家庭照护难以为继。而专业机构的介入,既弥补了子女因工作无法全天陪护的缺位,也以“科学照护+情感关怀”的方式,提升了老人的生活质量。
“照顾长者不能只靠技巧,得先走进他们的心里。”吴再英的话朴素却深刻。她所在的易得康,自2016年成立以来,已在全国建立起万余人专业团队,从上海长护险试点起步,逐步把服务经验拓展至长沙等城市,聚焦失能、失智人群的长期照护需求。
“随着老龄化程度加深,社会对养老服务的需求将更加多元。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是新区的重点工作方向。通过专业的上门服务,是对传统家庭养老的有力补充,尤其为失能、半失能、独居老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湖南湘江新区民政和社会保障局(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新区将继续优化发展环境,支持更多优质服务机构扎根社区,把更温暖、更专业、更可持续的养老服务送到长者身边,不断提升新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来源:湘江新闻网
作者:朱莉
编辑:吴戍疆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hnxjxq.rednet.cn/content/646954/63/1538954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