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法学院2025级研究生宋振,为2025级法学院新生带来一堂生动的国防教育实践课。
红网时刻新闻10月22日讯(通讯员 黎梦 马瑞)金秋十月,当新生军训的迷彩方阵在校园内整齐列队时,一位身着受阅服却步伐铿锵的特殊教官吸引了全体师生的目光。中南大学法学院2025级研究生宋振,曾作为退役士兵光荣参与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九三”阅兵式,如今以学长身份重返训练场,用阅兵场上的钢铁意志与军人本色,为2025级法学院新生带来一堂生动的国防教育实践课。
阅兵精神薪火相传
“正步——走!”随着宋振一声洪亮的口令,新生方阵的排面瞬间挺拔如松。作为法学院研究生特聘军训指导员,宋振将阅兵村里的严格标准带到了军训现场,他主动利用课余时间深入训练一线,从踢腿高度到摆臂角度,从眼神定力到排面协调,逐个动作示范讲解。
“当时在阅兵村,我们每天踢腿两万余次,用尺子量步幅,用秒表卡节奏。”宋振挽起裤腿向新生展示膝盖上的旧伤疤,“但当我站在长安街听见国歌响起的那一刻,所有的汗水都化作了自豪。”
军训现场。李儒荣/摄。
跨专业成长的青春答卷
鲜为人知的是,宋振本科阶段攻读的也是法学专业。2022年携笔从戎后,他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服役期间因表现优异入选九三阅兵徒步方队。
“法律人的严谨与军人的纪律性本质相通。”宋振在指导间隙与新生分享成长感悟,“阅兵训练教会我‘零误差’的执行力,这种品质对未来从事法律工作同样重要。”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刘勇表示:“宋振同学实现了从优秀士兵到法学研究生、从阅兵标兵到军训教员的精彩跨越,生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多元发展路径”。
迷彩课堂延伸教育维度
在常规军训科目外,宋振特别设计了“战伤救护”“战术基础”等拓展内容,并组织观看自己参加阅兵的纪录片片段。
“当看到学长正步行进在受阅方阵里,我的眼眶一下子湿润了。”法学院新生李某激动地说,“他让我们明白,课堂上的法律条文与训练场上的家国情怀从来都是紧密相连的。”法学院国防教育专干彭梓熙评价道:“这种‘老兵带新兵’的传帮带模式,既强化了国防教育的感染力,也为军民融合育人提供了鲜活案例。”
据悉,中南大学法学院的国防教育紧扣国防建设核心要求与法学专业特色,已构建起“理论+实践+全员参与”的立体内容体系。其中,学院团委主动承办学校国防教育系列活动中的“九一八纪念日国防宣讲活动”,通过统筹线上直播与线下会场,实现全院师生参与全覆盖;理论学习环节,除系统讲解国防法规、国家安全法等内容外,还结合典型案例解析国防利益保护、军人权益保障等法律问题,打通国防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关联;实践维度则依托国防教育体验馆、国防演讲比赛等活动,将法律思维与国防意识具象化,同时邀请退役士兵分享经历,传递“依法护国、以法强军”理念,引导师生既做法律领域的专业者,也成为国防建设的积极参与者。
来源:红网
作者: 黎梦 马瑞
编辑:吴戍疆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hnxjxq.rednet.cn/content/646954/66/15371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