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电子信息集群,从农田阡陌到“科技森林”
2025-11-12 16:23:19 字号:

电子信息集群,从农田阡陌到“科技森林”

北云科技厂房。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胡芳 长沙报道

1999年,长沙的夏天闷热潮湿,向为考入国防科技大学。那时中国北斗系统初露锋芒,美国GPS却已垄断全球。

“我们这代人,总要有人去做难而正确的事。”向为说。

2013年,在国防科大任教10年的向为,带着一群博士,走出实验室,在中电软件园创办了湖南北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云科技”)。

“那时候,高精度定位市场几乎被国外垄断,驾考用的GPS板卡全是进口的,一套好几万元。”向为苦笑道,“我们带着技术出来创业,结果发现,没人相信国产的东西能比国外的强。”

“我们来自全国各地,都是从国防科大博士毕业的。”向为说,“我们这支由湖北人、云南人、东北人等组成的多元团队,多数都是湖南女婿。”

“湖南人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我们这群‘女婿’也得跟上。”向为笑道。创业初期,团队挤在一间小办公室里,白天写代码,晚上打地铺。

为了推广自己的技术,向为瞄准了高精度定位技术应用最多的驾考、驾培作为首个落地场景。在智能驾驶时代,厘米级高精度定位技术成为行业“刚需”。

而高精度定位最大的难题,是“城市峡谷”——高楼林立的街道会让信号反射、丢失,导致定位漂移,传统方案一到市中心就“懵圈”。向为带领团队日夜攻关,最终实现了对“深耦合算法”的突破,将复杂环境下的定位性能提升了6倍。

算法突破只是第一步,真正的挑战是芯片化。

北云团队在上海车展。

2016年,向为决定放弃系统业务,专注向标准化产品发展,一定要研发出自己的芯片。消息一出,公司像被捅了的马蜂窝,质疑声四起:现在转型,等于从零开始。

“做芯片,代表每年几千万的研发投入,但是不做芯片,永远给人当配角!”一夜之间,近百人的团队走得只剩下20余名核心成员。

于是,这群“湖南女婿”开始过起苦行僧般的生活,泡面桶堆成了“北斗七星”的形状。

研发过程充满挑战,向为觉得,这就像走钢丝。但他们的坚持最终打动了驾考行业的龙头企业多伦科技,2018年,多伦科技的3000万元战略投资到账。

2023年,北云科技终于推出Alice芯片,成为中国第一家拿到高精度定位芯片ASIL-B认证的企业。如今,国内15万元以上中高端车型中,销量前十的车型中的60%以上都在用他们的技术。

向为和客户交流。

也就是在那一年,北云科技获得博世创投、长城资本等数亿元的投资,商机、客户、行业资源纷至沓来。“这两年,我们的营收呈现指数级增长,每年增长2~3倍。”向为说。

2023年,德国汉诺威国际商用车展上,北云科技的展台前挤满了欧洲工程师。如今,北云科技的产品已经出口到五大洲近30个国家和地区。

“做芯片难,做供应链比做芯片更难。”回望创业路,向为最感慨的不是荣誉,而是一路走来的挑战。他欣慰地说:“有人说我们傻,放弃铁饭碗去折腾。但正因为敢折腾,中国才能有自己的‘芯’。”

夜幕降临,湘江两岸灯火通明,在北云科技的实验室里,新一代芯片的测试仍在继续。这群“湖南女婿”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或许,向为也想不到,尖山湖畔,这片曾是葡萄园和鱼塘的农田,如今正跃动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强劲脉搏。

2009年,当第一台挖掘机在这片土地上掘起新土时,很少有人能预见,16年后的这里会成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四连冠”得主和撬动湘江新区千亿级产业的关键支点。

北斗产业园。

峰会新十年,湘商新征程。

从软件服务外包聚集区到自主可控的创新策源地,从零散企业的抱团取暖到移动互联网、北斗导航、信息安全三大产业集群的蔚然成势,中电软件园的发展故事,包含了太多像北云科技这样的创新故事,记录着湘江新区不断突破、超越的基因密码。

从一片荒芜之地到“集成电路般排列的建筑群”,中电软件园的产业蝶变不仅是单个产业园区的成功故事,更是整个湘江新区数字经济发展壮大的缩影。

而在中电软件园周边,一个新的网络安全产业园和北斗产业园正在拔地而起。

如今,漫步在长沙高新区麓谷产业园的尖山湖畔,碧波荡漾的湖水倒映着的,早已不是往日的阡陌农田,而是一片拔节生长的数字森林。

长沙高新区麓谷产业园的园中园——芯城科技园。

中兴通讯长沙基地、中电软件园、网络安全产业园、北斗产业园……这些响亮的园区和企业名字,如明珠般环绕湖畔,与扎根于此的水羊股份、万为机器人、北云科技等业界翘楚一起,共同编织出一条充满活力的“环尖山湖”新兴产业带。

这片热土的故事,核心是“集链成群”的雄心。截至2024年,长沙高新区麓谷产业园精心布局:以移动互联网和软件为双轮驱动,以先进计算、新一代半导体为特色引擎。这份专注,为它赢得了沉甸甸的“国字号”勋章,它已稳稳跻身国家信息技术产业的“第一方阵”。

2024年的成绩单,是这片生态活力的最佳注脚:新区六成的新锐创新企业(256家)在此破土,七成的国家级“小巨人”(11家)在此加冕,八成的规上企业(366家)在此集结,九成的新建研发平台(251家)在此点亮智慧之光。

中电软件园掘起的第一抔新土、北云科技敲下的定位代码……无数个微小的选择与坚持,汇聚成一股磅礴的力量。这力量,打破了地域的藩篱,改写了产业的版图,让质疑的尘土落定,让创新的脉搏在湘江西岸强劲跃动——这里,不再是软件产业的追随者,而是以自主之芯、全球视野,定义下一代信息技术浪潮的策源地。

一场深植于乡土、连接着世界的“代码革命”,正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澎湃不息。

来源:红网

作者:胡芳

编辑:胡红叶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