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浩渺,创新无垠。
北京时间2018年1月19日中午12点12分,湖南湘江新区天仪研究院自主研制的“湘江新区号” (潇湘二号)和“亦庄·全图通一号”两颗卫星搭载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在中国航天开启“超级2018”的语境之下,这两颗烙印着“湖南智造”标识的商业卫星,既是“湖南速度”的彰显,更是“新区精神”的升腾。两颗卫星都是标准的6U立方星,重约8公斤,是天仪研究院自2016年成立以来的第三次太空任务,标志着天仪研究院的太空任务走向标准化,系列化的长期发展道路。
“可上九天览月,可下五洋捉鳖。”自古以来,人类对宇宙的上下求索,是推动科技革命的内生力,更是文明进化的溯源力。
钱学森先生当年在悉心讲授《星际航行概论》时,或未曾料到今日中国航天事业的图景;欧美等商业科技公司在放弃卫星计划时,亦难以想见湘江新区里只有30来人的年轻创业公司、竟只用了不到一年时间就把“潇湘一号”送上天空。从设计到发射,背靠中国航天事业的大树,天仪研究院创造了足以媲美深圳速度的“湘江新区速度”。
“湘江新区号”不是天上掉下来的。看得到的是卫星升空,看不到的是寓言背后的三重逻辑:第一,创新成为湘江新区的原始动能。用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家毫的话说,新区就是要“积极对接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计划,围绕建设制造强省战略,加快打造承接高端产业发展的新平台、新载体,使新区成为高端产业、新兴产业发展的承载区、集聚区,成为带动湖南乃至中部地区发展的新引擎、新动力。”40年中国跨越,说破的还是一个真理: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湘江新区号”能领头上天,是新区创新引领的生动说明。
第二,服务成为新区行政的价值初心。2015年国家明确提出,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到商业发射与卫星研制,这一年在行业内也被视为中国商业航空的元年。作为初创公司的天仪研究院凭何花落“湘江”?答案里显然不只有“诚意”的分量。三年免费场地,500万元的高端人才创业特殊奖励,加之有顶尖高校的科研集群效应——天时地利人和之下,才有了“湘江新区号”的梦想成真。
此外,和谐健康的营商环境,亦构建起来新型的官商关系。天仪研究院首席执行官杨峰说得很直白:“向当地政府感谢、回馈,甚至于致敬,所以把这颗星星命名为湘江新区号。”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创业的支持、创新的激励,最终化为创造的热忱、创富的愿景。这颗卫星之上,有企业的精诚努力,有政府的到位服务,更有这片热土上渐次生成的人文风习。
如果说航天梦是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航天产业则是新区版图上最亮眼的明珠之一。据说,这两颗卫星加起来共有8项试验,其中有一项新一代的导航技术试验。如果技术成功的话,快递可直接通过无人机,使用精准的导航系统从窗户把包裹送到家。科技改变生活,亦在改良制造业、改造社会场景。
当卫星划破天际线,当梦想扶摇九万里——在这个唯变不变的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生机,正勃兴在这片国家级新区之上。今天,“湘江新区号”叫人振奋,而湘江新区,亦踏上最美好的征程。
文/邓海建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邓海建
编辑:刘艳芳
本文为湖南湘江新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