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派潮生活 | 藏湘知文化记忆馆:点亮心灵的“诗和远方”

来源:红网 作者:刘艳芳 龚子杰 滕维 编辑:邵佳丽 2023-06-29 16:59:52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走过生机盎然的春天,迎来繁花如锦的夏天。随着四季的不断变化,摩肩接踵、美丽如画的湘江新区湖南金融中心更是以其别样的风情和火热的热情,绽放出夏日的激情与浪漫,将繁华都市生活的浓情蜜意装扮的淋漓尽致。走,请跟随红网时刻新闻记者的镜头,看看别样的人间烟火,感受一下来自湘江西岸的“江”派生活。

图片1_副本.jpg

长沙银盆岭大桥西车水马龙,过往行人熙熙攘攘,却鲜有人知晓,这里隐藏着一家别有洞天的书香小世界——藏湘知文化记忆馆。

图片2_副本.jpg

书架陈列着店长收藏的各类书籍与画册封面。

图片3_副本.jpg

藏湘知文化记忆馆的吸引力是多方面的,对于爱书的人,这里的收藏堪称富矿。

图片4_副本.jpg

该馆馆藏文献、书籍总量已达30多万册。

相关链接:

“江”派潮生活 | 零距离感受湘江新区渔人码头的人间烟火

“江”派潮生活 | 拙鱼书房:烟火气中弥漫着书香味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刘艳芳 通讯员 龚子杰 滕维 长沙报道

品茶、喝咖啡;看书、赏美景;观艺术展览、办文化沙龙……湘江畔,滨江边,长沙银盆岭大桥西车水马龙,过往行人熙熙攘攘,却鲜有人知晓,这里隐藏着一家别有洞天的书香小世界——藏湘知文化记忆馆。这是一个不以图书馆命名,免费开放的私人旧书图书馆。

从河西银盆岭大桥西尼尔森酒店上二十楼,走进藏湘知文化记忆馆,就走进了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时空。

走进馆内,左边墙上挂着的是著名书法家李铎书写的“开卷有益”四个字。这是有众多造型元素点缀的空间,进门处的长沙窑釉下彩,馆内做成竹简造型的四个立柱,参考了中国传统建筑飞檐造型的书本造型灯,以及千纸鹤、伯牙台等传统元素,营造出具有质感的氛围。当你从大门处折进,走到公共阅读区,再到制高点伯牙台,放眼开阔的湘江水面,让人顿生心旷神怡之感。

来过这儿的人都知道,藏湘知文化记忆馆的吸引力是多方面的,对于爱书的人,这里的收藏堪称富矿。目前,该馆馆藏文献、书籍总量已达30多万册,其中善本古籍5000册,新文学与新学术3万册,教科书5万册,连环画5万册,艺术画册6万册,海报及名人字画4万件,红色革命文献史料7万余份。

以收藏的教科书为例,这里有从清末民国到新中国成立以来各类中国教科书,包括自编与官编教科书、边区教科书和改革开放以来不同时期编写的教科书,旧时的教科书涉及的版本有木刻本、铅印本、石印本等,凭这些收藏,似乎就可以写出一部近现代的教科书史。

除了可看书,这里的“艺术家会客厅”不定期举办高品质艺术展览、开展主题文艺沙龙等系列活动。也可以说,这里是一处不错的休闲场所,闲暇之余,约上三五知己,来到这儿,饮一杯咖啡,坐看窗外一江两岸的繁华,看湘江静水深流,看城市流光溢彩,可抵半日尘梦。

图片5_副本.jpg

每天都有不少市民前来看书。

图片6_副本.jpg

成了孩子的好去处。

图片7_副本.jpg

除了看书,馆内还经常举办各种活动。

图片9_副本.jpg

坐在窗边可看到湘江美景。

图片11_副本.jpg

馆内书籍摆放整齐。

来源:红网

作者:刘艳芳 龚子杰 滕维

编辑:邵佳丽

本文为湖南湘江新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xjxq.rednet.cn/content/646740/63/1280816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湘江新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