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湘江新区:河清岸绿好风光

来源:红网 作者:章迎春 编辑:刘艳芳 2023-08-16 16:14:13
时刻新闻
—分享—

图片1_副本.jpg

洋湖国家湿地公园成为市民们的好去处。

图片2_副本.jpg

湖南湘江新区远景图。

图片5_副本.jpg

如今的桐木河,水清、流畅、岸绿、景美得以重现。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章迎春 长沙报道

在湖南湘江新区洋湖街道万科白鹭郡,72岁的胡国安和老伴一起在家门口的洋湖国家湿地公园散步。

这位在洋湖生活了四十年的老人感慨道:“原来躲着走,现在慢点走。”

水,是城市赖以生存的生命线,使城市充满生机。

水患之地变成城市绿芯,越来越多的水体经历了与洋湖国家湿地公园相同的嬗变。

历经源头治污、定期治淤、铁腕治违、精准治脏、生态治岸的桐木河,绿草茵茵,波光粼粼,实现了生态、经济并蒂花开;与岳麓山相邻的西湖文化园,升级改造后,与其山水相依、相得益彰,早已成为市民休闲放松的首选地。

碧水环绕,水清岸绿,美得让人轻盈欢快,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脚步细细丈量自己生活的城市,在呼吸间感受绿色生态的脉动。

8月15日,迎来了首个全国生态日。

家门口的河边散步,何以成为越来越多新区人的日常?那么,湘江新区如何做活做实人水和谐文章?

治水 绘就“诗意栖居”新画卷

傍晚时分,行走在湿地公园内,赏游鱼、闻花香、听鸟鸣;或登上白鹭塔远眺,数千亩水面碧波映日,成片绿荫郁郁葱葱,偶然间飞过的白鹭为其添上动态美,整个湿地公园犹如一幅秀美的生态画卷映入眼帘。

洋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长沙市西南部湘江新区内,北依岳麓山、东临湘江,靳江河、雅河环绕其中,总面积4.85平方公里,是我国中南地区最大的城市湿地。

这里水清湖美,一物一景皆是大自然的诗情画意。

公园内丛林掩映,叠翠成荫,水系联通、生物多样,汇集动植物1800余种,绿化覆盖率超90%,负氧离子含量超出中心城区6倍多,每年可固定吸收二氧化碳量约6500吨,可调蓄洪水120万立方,成为长沙真正的绿肺、绿芯。

“我们与水打了一辈子交道,年年遭水灾的洋湖垸如今成了扬名省内外的旅游景点,放到几十年前都不敢想。”70多岁的老居民于学忠,谈起变化,不由感叹。

从为水发愁到为水而战。

2010年7月29日,洋湖湿地公园正式开工建设,通过多方努力,全面恢复了洋湖的湿地功能和本来面貌。

其中,洋湖垸防洪大堤按百年一遇标准完成建设,湘江长沙城区段两岸防洪大堤按100年至200年一遇标准完成建设,基本建成了主城区防洪圈和排涝水系网,有效解决了水安全问题。

在建设过程中,洋湖国家湿地公园始终坚持“美丽洋湖、生态洋湖、科教洋湖、文化洋湖”的指导理念,以湿地生态为基底,通过重新构建湿地生态及水资源循环利用系统。

周边片区的生活污水流经洋湖湿地,会被净化为地表三类水质后流入湘江,实现“污水零排放”“净水零索取”,既满足了周边30万人口的生活污水处理需求,也为母亲河水质提供保障。

春看桃红柳绿,夏闻荷花飘香,秋赏芦花飞舞,冬见红叶尽染;湿地休闲区、湿地生物多样性展示区、湿地科教区、湿地生态保育区及雅河、江河滩涂湿地等互为交融、浑然一体……经过十余年的建设和提质改造,如今的洋湖湿地生机盎然,越来越多市民来到这边休闲休憩,越来越多游客前来观光打卡。

活水 一河清水映莲花

青山为屏,绿水为带,小桥、流水、人家……走进莲花镇桐木村,一幅清新的生态画卷徐徐展开,令人心旷神怡。

“这里曾是远近闻名的臭水河,堤坝垮塌,沿河杂草丛生,垃圾随处飘,污水任性流,路过都要掩着鼻子走。”村党支部书记李金海说道,现在几乎每天都有河长在桐木河沿线巡查,村民也自觉参与其中,及时捡拾垃圾,共同维护河岸干净整洁。

2017年长沙在全市范围内推行“河长制”,建立市、县、乡、村四级河长制体系,打造“安全的河、干净的河、美丽的河”。

从大江大河到小微水体,长沙河长制责任落实全覆盖,管水治水到村进组入户,打通“最后一公里”。

以此为起点,湘江新区以桐木—曾家桥片区为“试验田”,打造莲花现代农业公园小微水体管护样板区,让水流起来、活起来、净起来。

莲花镇坚持源头治污、定期治淤、生态治岸、精准治脏、铁腕治违“一盘棋”,治标、治本一齐抓,水面、岸上一齐管,全镇动员、全域治水、全民护河,打响小微水体保卫战。

建成莲花社区、曾家桥村、桐木村、云盖村4座村(社区)污水处理厂;

在曾家桥村探索散户污水相对集中处理,形成“农户、水田、塘坝、沟渠、河道”立体化农村污水处理系统;

关停“散乱污”企业,畜禽养殖户全面退出,建设四格化粪池;

依托桐木河打造现代农业公园,修建2公里木栈道和6.5公里自行车道……

如今的桐木河,水清、流畅、岸绿、景美得以重现,临河而居的村民将紧闭多年的窗户打开,面朝母亲河,笑看好风景。

“河里的垃圾少了,水变清了。”“沟渠塘坝有人管了,村子变美了。”村民们对来之不易的水清河畅十分珍惜,有事没事就早晚遛弯,去“到河岸边转转”。

亲水 山水相依连起宜居生活

初秋时节,走进西湖文化园,洲岛上绿意葱葱,白鹭在灌木丛中或停栖或展翅,与不远处的岳麓山相映成趣。山脉、公园、湖泊叠加造就的宜居宜业家园,也给市民带来了全新的生活方式。

而在十几年前,“老长沙们”都知晓,这里曾经是长沙最大的渔场。

2007年,长沙市委、市政府抱着“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的坚定信念,果断决策,从开发商手中收回土地,进行湖体清淤、环境和流域整治,在城中央建设起一座全新的公园。

通过湿地、草坡、港湾、小岛等多种自然景观的营造,如今这里拥有了全国大型城市中心区域罕见的大面积湖光山色和鹭鸟群,过去“脏、乱、差”的“西湖渔场”已成回忆,公园成为“还湖于民”的重大民生工程。

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焕然一新的河道,让附近居民们获得更多亲水、乐水的优质体验。

“从这里建好到现在,我从一个人来公园变成了一家三口来公园。”记者探访西湖的傍晚,杨洁带着丈夫、孩子步行20多分钟来到西湖游玩。

湖畔广场上游人如织,“这里游乐设施、健身器材、休闲步道等各种设施配套齐全。湖水清澈、风景优美,每天早晚我都会沿河岸慢跑,身心舒畅。”居民王红笑着说道。

“天蓝水绿的洋湖畔,在新鲜的空气中与如画的美景里,与爱人一起散步拍照,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这体验真的很棒!”“夜幕将至,看着波光粼粼的湖面被霞光染成一片绯红,城市的喧嚣也似乎在这一瞬间被静谧深幽的湖水吸入湖底。”……越来越多的市民忍不住在小红书、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媒体分享着眼前的美景与心中的欢愉,引起了更多人对这些地方的向往。

市民畅享美景、安心休憩的背后,离不开河长们的日夜守护。

“现在,巡河已经成为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只要有空,我都会来河边看看,仔细观察河道的水质情况,对群众的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检查河岸的基础设施是否正常,日行万步那是常有的事。”68岁的民间河长张运和说。在他的带动下,不少“民间河长”“河道志愿者”也加入进来,共建共治共享美丽健康幸福河湖逐步形成共识。

目前,湘江新区严格推行“河长+检察长+警长”制度,27条河道均设立了河长,由186名各级领导干部担任各级河长,实现了“河水流到哪里,河长就管到哪里”。2022年新区各级河湖长共计巡河湖8496人次,解决各类涉水问题800余个。

几年过去,新区河湖管理保护也取得明显成效:江河湖库水质持续改善,全区国控、省控断面平均水质优良率达到100%,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来源:红网

作者:章迎春

编辑:刘艳芳

本文为湖南湘江新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xjxq.rednet.cn/content/646742/50/1295874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湘江新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