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一心向党守初心,一心为民践宗旨,一心干事担使命。自“走找想促”活动启动以来,湖南湘江新区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把“四下基层”等要求贯穿活动全过程,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走好党的群众路线,解决了一批具体问题、推进了一批具体工作,不断将调研成果转化为发展实效。
以营商环境之“优”,促经济之“稳”,谋发展之“进”,湘江西岸“梧桐林”枝繁叶茂,高质量发展的动能涌动。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王娟娟 长沙报道
资本、人才和技术,向来“用脚投票”。
那些能满足自身发展需求、能提供更加优越公共服务的城市,成了“香饽饽”。
各地百舸争流、比学赶超的当下,如何为高质量发展集人气、优生态、增动力?答案是:增强营商环境吸引力。
在推动大兴调查研究和“走找想促”活动走深走实的过程中,湖南湘江新区立足“用户思维”作解题思路,坚持需求导向、结果导向,让企业和群众来当“评卷人”,交出了一张“高分卷”。
深化“三集中三到位”“310”审批服务改革,197个高频办理事项材料、环节、时限均压缩20%以上,553项事项实现免(减)证办;深入1500余家企业“送政策、解难题、优服务”,解决企业诉求4134个;发布产业扶持政策9个,兑现产业扶持资金48亿元,减税降费49亿元……
把群众满不满意、受不受益作为服务的检验标准,加快打造流程最优、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营商环境,新区市场主体量质齐升——市场经营主体总量达26.7万户,同比增长10%,全市领先;长沙留学人员创业园孵化竞争力跃居全国第七、中部第一;楼宇经济攀高而行,新增楼宇企业1520家……
以营商环境之“优”,促经济之“稳”,谋发展之“进”,湘江西岸“梧桐林”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引来“金凤凰”,高质量发展的动能涌动。
新区“雷锋精神引领,首批项目起航”项目服务见面会,与项目结对签订共建服务承诺书。
向下扎根,“点对点”纾困解难
项目是支撑经济的“压舱石”。
一个项目从一片黄土到拔地而起,要历经几道流程、办几份手续,许多企业都是“一头雾水”。
近日,一场以“雷锋精神引领,首批项目起航”为主题的项目服务见面会,让新区项目方心里暖流激荡。
“项目签约后、建设前需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开建后遇到问题如何快速解决?”针对企业担忧的问题,新区各有关部门和街道坐在一起,梳理了项目建设的要素保障、综合审批、安全防护、报建审批等涉及的工作流程和环节,并面对面“答疑解惑”。
现场,新区还与湖南钢铁集团技术研究院等项目结对签订共建服务承诺书——指派“雷锋”服务员专人负责、专班跟进、全程服务,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今天这个见面会给我吃下了‘定心丸’。说实话,之前我对于项目建设完全不懂,很忐忑。”长沙博朗思达金属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对“雷锋专班”赞不绝口。
项目全过程“雷锋式”服务专班是新区的“首创”——新区先后派出1054名干部“点对点”服务1590家企业,切实打通了项目建设的“最后一厘米”,以雷锋“钉钉子”精神,透明敞亮地为企业提供免费服务。
联络员将每周收集项目进展、每旬收集项目难点、每月收集项目入库凭证,并联动新区各职能部门、街道齐心协力帮助企业解决急难愁盼的建设问题。
“自从服务专班的雷锋联络员来了,我们的幸福指数大大增加。了解我们的难题后,他们便与各部门对接,耐心指导、协助,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为项目顺利竣工投产提供了保障,为我们抢占市场赢得宝贵时间。”作为第一批获得雷锋式专班服务的企业,湖南卓创精才相关负责人感慨良多。
截至2024年1月11日,“雷锋式”服务专班共收集企业项目建设反馈问题265件,已解决249件,持续推进16件,问题总解决率达93.96%,企业满意度持续攀升。
服务企业“走心”的关键,是办法和行动要“走实”。
为企业赠送惠企大礼包。
新区实实在在助推企业发展举措还有很多——依托信息化平台,构建“一个电话即享一站式服务”的企业帮扶新模式,为1600余家企业解决3000余个问题;加快新区项目建设信息管理服务平台运用,更加及时调度项目进展、派发项目问题清单,让流程更加透明高效;常态化举办早餐会、座谈会、宣讲会,问需、问计于企,架起政企“连心桥”,当好企业“贴心人”;组织现场办公专班,“一企一策”精准服务,高效疏通企业发展“堵点”……
随着“走找想促”活动的深入,新区不断强化服务保障,下沉企业,面对面倾听企业诉求,就企业发展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需求分析研究、推动解决,切实帮助企业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全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建章立制,长治久安定力足
制度是国家之基、社会之规、治理之据。
新区注重把“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通过建章立制推动“走找想促”活动的成果常态长效。
为保障企业投产后的运营安全,湖南万腾科技有限公司、万鑫精工(湖南)股份有限公司、承运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三家企业,计划共建围墙。但由于企业标高、建设时间不一致等原因,“共建”计划一直悬而未决,直至通过新区多部门现场办公协调才最终成功“共建”。
同时,考虑到其他企业在建设中也可能会遇到类似的“围墙共建”问题,新区经发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开发建设局(交通运输局)、商务和市场监管局、行政执法局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园区购地企业共用围墙建设的暂行办法》,为充分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合理处理相邻企业接口建筑,规范企业共用围墙建设等事宜,提供了可资参考的政策依据。
一揽子政策,从体制机制、资金资本、要素保障、科技支撑、放权赋能等入手,为新区做大做强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从解剖一个问题到解决一类问题,新区谱出了推动高质量的“奏鸣曲”。
推动产业发展。针对产业强链补链延链资金不足问题,在解决好圣湘生物个案问题基础上,研究出台《湖南湘江新区上市企业投资并购基金管理实施细则(试行)》,与上市企业抱团设立CVC基金;基于后湖设计创意园现状和新区创意设计产业发展的专题调研,出台《关于湖南湘江新区(长沙高新区)支持创意设计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基于生物医药产业链建设出台《湖南湘江新区促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护航改革发展。积极探索在高铁西城片区试行集体土地征拆纯货币补偿和房票安置方式,形成《湖南湘江新区优化征地拆迁安置模式试点方案》;深入新区国有企业和园区企业调研,赴上海、苏州、无锡、深圳等地考察学习,形成《新区国有企业重组改革方案》……
推动法治建设。针对涉企案件执行难问题,出台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三项专项行动方案及《涉企案件快速办理指引》,开展涉工程机械行业案件专项执行,追回欠款6.1亿余元,工作经验得到全省法院工作会议推荐……
一揽子政策,从体制机制、资金资本、要素保障、科技支撑、放权赋能等入手,把“走找想促”中的好经验、好做法,用制度的形式运用好、坚持好,为长效机制打下了良好基础,为新区做大做强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新区一系列人才政策关心到人才落户安家、子女教育等急难愁盼问题。图为位于新区的人才驿站。
护航梦想,引育人才“不遗余力”
人才是促进地区、企业发展的关键。
只有抢占人才制高点,才能全方位释放创新创业活力,提升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
当长沙吹响“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号角后,2023年11月,湘江新区联动长沙银行,签订人才服务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湘江新区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核心引领区建设,在人才服务方面开展深度合作,长沙银行将为新区人才及企业发展提供总额不低于100亿元人民币的意向性贷款额度支持。
许多怀揣创业梦想的高科技人员,如今被新区“招才引智”的人才发展生态所吸引,到此落地生根。
“新区一系列人才政策既关注企业发展中的技术升级、资本、人才问题,也关心到企业带头人的落户安家、子女教育等急难愁盼问题,让我们切实感受到了新区服务人才的热度和力度。”谈及缘何筑梦新区,银河麒麟(长沙)有限公司总经理孔金珠如是说道。
梳理近年湘江新区吸聚人才的原因不难发现,完备丰富的产业链和多个产业集群的优势,是其聚才、留才的最大魅力,也是其育才、成才的最大优势。
而为了留住人才,湖南湘江新区发挥一切优势主动对接高校,为高校科研资源就地转化提供便利的服务——辖内企业与100多所大学及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60多所高校在新区设立技术转移中心、产学研基地,建立了移动互联网、工程机械、集成电路等产学研合作的产业技术联盟20多个。
新区完备丰富的产业链和多个产业集群的优势,是是其育才、成才的最大优势。
与此同时,随着湘江西岸科创走廊、湘江科学城、湘江科创基地等系列科技创新平台不断蝶变和成长,创新平台赋能人才成长的长尾效应还将“余音绕梁”。
如何全面释放“引力”,新区还“想方设法”创新人才政策,不断“加码”——“555”人才政策、红枫计划、柳枝行动、互联网人才政策、湖南湘江新区支持人才创新创业若干政策……从诺奖得主到中外院士,从优秀大学生到技能型人才,各类人才来到新区都能找到相应政策支持。
江海不拒细流,服务重在务实。除却“真金白银”的支持吸引人才外,暖心的服务也让人才“把心留住”——创新“人才绿卡”“人才直通车”等服务机制,针对高层次人才不同阶段的个性化需求,提供保姆式、伙伴式、专家式服务。此外,新区从政策辅导、项目申报、融资贷款、产业对接、技术转移等生产服务到人才落户、医疗、购房、子女入学等生活服务,解决人才“后顾之忧”。
“有了这些政策的支持,我们引进人才有了底气,也让更多人才选择新区、选择长沙。”长沙智能驾驶研究院人事行政高级总监宇军表示。
新区天生对人才有着强烈的需求,并着重思量、深入调研,找出“人才之所想、人才之所急”,并以识才、爱才、用才的决心,实现引才、留才、富才的结果。
“把最好的风景留给科创人员。”长沙市委副书记、湖南湘江新区(长沙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岳麓区委书记谭勇在多个场合表示,将以人才需求为导向,打造低房价、优教育、好医疗、高品质的“岳麓山人才城”,让人才及其家庭在这里住得起房、上得好学、看得起病,快乐、专心干事业。
金融赋能,为科创“鼓劲撑腰”
“多亏了‘科技快贷’,在今年我们急需融资支持生产时,提供了高效的融资渠道!”对湖南湘江新区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来说,“科技快贷”是一场“及时雨”,精准赋能民营企业在科技领域的高质量发展。
为让科创不“为钱发愁”,新区经过一线调查研究后,于2023年上半年发布《湖南湘江新区(长沙高新区)科技金融风险补偿信用贷款工作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
“科技快贷”,就是湘江新区和恒丰银行签订风险补偿合作协议推出的融资产品,可降低科技企业融资门槛。
翻开《管理办法》,记者发现,其在支持种类及用途、预算资金、管理机制、覆盖区域、合作银行遴选、支持额度与风险承担比例等方面做了较大突破创新。截至2023年12月,共推动近400家中小科技型企业获得新区风险补偿信用贷款超15亿元,企业获贷数量同比增长超30%,获贷金额同比增长20%。
湖南省科技厅、湖南湘江新区以及13家合作银行签订了《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风险补偿三方合作补充协议》,进一步完善新区风补贷款支持体系,提升科技型企业获得信贷能效。
围绕金融助力实体经济发展这一目标,新区通过充分发挥财政性资金的杠杆和导向作用,完善修订金融业扶持、企业上市服务、信贷风补、债务性融资、贷款贴息等产业扶持政策,全方位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我们能够落户湖南金融中心是双向奔赴的结果。”见知数据机构业务总监周孝谦坦言,“我们许多客户都是湖南企业,在长期合作中,他们也希望我们能够提供更好的本地化服务,而新区的一系列支持金融产业发展和引进外来金融企业的优惠政策,也更加坚定了我们落户的信心。”
星汉数智也感受到了新区金融的“润泽”。今年,星汉数智申请了400万元额度的“优才贷”,银行在快速放款的同时主动帮其申报人才贴息政策,成功为公司节省了14.2万元的成本。
“新区的金融惠企政策和多渠道的融资方式,为我们这类初创的中小微企业节约了大量成本,我们可以把省下来的钱,投入到技术研发和核心业务上去,让企业能够寻求更长远的发展。”星汉数智相关负责人十分欣喜。
“柳枝行动”“雏鹰计划”……湖南湘江新区围绕企业“种子期—苗木期—成长期—壮大期—成熟期”5个成长阶段发展需求,打造全流程、全方位、全周期的科技金融支持体系。仅2023年,新区举办“智汇湘江 科创路演”等产融项目路演活动102场,让“资金找项目,项目找资金”不再困难。
当前,“湘江基金群”已累计培育和支持了900余个优质企业和项目,总投资额超540亿元。占据湖南金融中心“C位”的湘江基金小镇(含麓谷基金广场)构建了“母基金+直投基金+天使基金+园区基金+支持基金+科创基金”全链条产业基金格局,强力发挥产业发展基金杠杆作用,集中力量推动新区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
一组数据佐证新区科创浓度指数的攀升——2022年,新区累计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超2800家;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居国家级新区第二,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居国家级新区第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居国家级新区第二;新区形成工程机械、新材料、电子信息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
把服务群众、服务企业作为各项工作的基础,把服务成效当作干部工作的“测量计”“试金石”,这就是新区坚守的“用户思维”。
“走找想促”活动开展以来,新区各级干部深入厂房、园区,开展主动式、清单化、实用型企业服务,把惠企政策送上门、把企业问题解决在一线,助力企业在新区发展壮大,打造“近悦远来”的营商“金字招牌”,为新区在新一轮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
来源:红网
作者:王娟娟
编辑:吴戍疆
本文为湖南湘江新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xjxq.rednet.cn/content/646845/60/13483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