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湘江新区企联企协组织华自科技、湖南力得尔智能科技等本土优秀企业家赴德国开展研学之旅。通讯员 供图
探科创高地、访“隐形冠军”,研学之旅科技感满满。通讯员 供图
边看边学, 研学团一行受益良多。通讯员 供图
本土优秀企业家“零距离”探寻德国企业“基业长青”的基因。通讯员 供图
红网时刻新闻7月25日讯(通讯员 罗慧)11天9晚,跨越法兰克福、斯图加特、亚琛等德国创新重镇 ……近日,湖南湘江新区企联企协率领华自科技、湖南力得尔智能科技、航天环宇通信科技等一批本土优秀企业家,赴德国踏上了一场深度研学之旅。他们的目标明确,“零距离”探寻德国企业“基业长青”的基因,为湘企高质量发展与扬帆出海汲取宝贵经验。据悉,此次研学活动由湖南湘江新区管委会、新区科技创新和产业促进局指导,新区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组织。
探科创高地:解码“产学研”融合之道
研学团首站,法兰克福科技创新学院的国际化视野便扑面而来。这里聚焦科技创新的应用研究、教育培训与技术管理,为企业出海搭建跨领域支持平台,学院的运作模式让企业家们频频颔首。
随后研学团一行来到海德堡科创园,“德国研发,中国智造”的融合战略清晰呈现。作为中国产业在欧洲的重要桥头堡,这里打造的“离岸创新基地”的定位,为中国开发区和企业在欧洲的发展搭建了关键平台。
“原来,海外科创平台的搭建能有效打破地域壁垒,推动产学研协同为技术交流与产业合作提供便捷通道。”参访企业家们深受启发。
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KIT)的“理论研究-技术开发-场景验证”闭环创新模式,则让研学团眼前一亮。作为德国“卓越大学” 计划入选者,KIT通过卡尔斯鲁厄研究工厂这一跨学科平台,以“智能制造与工业数字化转型”为核心方向,将高校科研成果与企业实践深度融合,打造出工业4.0示范产线。这种产学研紧密联动的机制,为湘企解决“实验室到生产线”的转化难题提供了宝贵借鉴。
“KIT的闭环创新模式让我们看到了产学研协同的强大力量。华自科技正处于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期,未来我们将尝试搭建类似的内部创新平台,推动技术研发与市场需求更紧密地结合,让创新成果更快落地。”华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裁兼长沙精实董事长袁江锋在现场难掩兴奋。
访“隐形冠军”:感悟专注与开放的平衡智慧
在工业重镇斯图加特,斯图加特大学与当地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形成的良性互动生态,生动诠释了高校如何深度赋能区域产业升级。
而走进百年企业斯蒂尔(STIHL)的生产线,“隐形冠军”的魅力直观可感。透明化的生产流程中,精妙的人体工程学设计与环保技术的完美融合,无声诉说着对细分领域的极致专注和持续迭代的“工匠精神”。这份定力,深深触动了每一位参访者。
在亚琛工业大学创新园区,弗劳恩霍夫生产技术研究所(IPT)的场景更令人印象深刻:实验室与工厂的界限消失了,研究人员与企业工程师并肩作战,针对生产痛点即时攻关。这种无缝对接模式,据说将新材料研发、精密加工等难题的解决周期缩短了近40%!
最令研学团“茅塞顿开”的,当属“隐形冠军之父”赫尔曼·西蒙的现场分享。
他系统拆解了隐形冠军成功的九大要素,尤其强调了“专注”与“开放”的辩证统一:既要像萨尔福(Sauer)那样,在700-4000bar超高压液压工具的“窄而深”领域构筑技术壁垒;又要如斯蒂尔一般,将产品销往全球160多个国家,以全球化视野打破地域限制。
“‘隐形’是对市场喧嚣的定力,‘冠军’则源于对技术的偏执。这种平衡,是中国‘专精特新’企业突破瓶颈的关键!”西蒙的箴言,与湖南多家企业聚焦细分赛道、攻坚核心技术的发展路径高度共鸣,为其从“小巨人”迈向“全球冠军”点亮了思想明灯。
触工业4.0脉动:体验智能制造的未来图景
研学团还走进了奔驰芬根工厂,这里是全球唯一S级奔驰组装地。高度自动化的生产线精准舞动,工业4.0的精髓在此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与之呼应的奔驰博物馆,则通过跨越百年的汽车工业史诗,无声诉说着技术创新与品牌积淀的深远力量。
作为工业4.0概念的提出者之一,弗劳恩霍夫制造技术和自动化研究所(IPA)展示了其在汽车自动化、能源等领域的深厚研发与转化实力。其前沿实践,为湘企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路线图”。
“奔驰的自动化生产和IPA的工业4.0实践,路径清晰可见。我们将把这些经验融入自身的检测认证服务,助力更多湘企优化升级生产流程。”博纳检测认证董事长易亮在参观后,已开始规划应用场景。
据悉,此次德国研学不仅在于让湘企近距离学习德国企业在技术创新、产学研融合、细分市场深耕等方面的成熟经验,更在于搭建了跨文化交流的桥梁,为未来的国际合作奠定基础。通过实地考察,企业们深刻认识到,“基业长青” 的核心在于持续创新的定力、对品质的极致追求以及开放合作的胸怀。
在全球化浪潮中,出海绝非简单的市场延伸,而是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的关键一跃。
德国之行让湖南企业看清了方向:唯有深耕核心技术、锚定细分定位、善用先进管理,方能在国际舞台站稳脚跟。湖南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们,正可依托此行收获,将德国经验与本土优势熔铸一炉,在新能源、高端制造、生物医药等赛道,探索出独具特色的出海新路径。
未来,新区企联企协将持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一方面积极引进德国等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与合作资源,推动本土企业与国际优质平台精准对接;另一方面,深度整合新区企业力量,策划更多聚焦前沿、注重实效的研学交流活动,助力企业明晰全球化战略,淬炼国际竞争力,为湘企昂首走向世界、深度参与国际竞合,搭建更广阔的舞台,驱动新区在全球化格局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来源:红网
作者:朱莉
编辑:韩阳
本文为湖南湘江新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xjxq.rednet.cn/content/646941/69/15156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