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湘江新区:全流程创新,激活自然资源规划管理“一池春水”

来源:红网 作者:王娟娟 编辑:吴戍疆 2025-02-21 14:40:23
时刻新闻
—分享—

127201740108550_.pic_hd.jpg

2月18日,2025年长沙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会议举行,湖南湘江新区在会上作典型交流发言。

红网时刻新闻2月21日讯(记者 王娟娟)2月18日,2025年长沙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会议举行,总结2024年长沙自然资源工作,部署2025年重点工作任务。会上,湖南湘江新区以《高起点规划 高标准传导 以高水平规划引领湘江新区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作典型交流发言。

近年来,湘江新区聚焦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围绕规划编制、管理、审批全流程积极探索创新,激活自然资源规划管理的“一池春水”。

突出一流标准抓编制

坚持生态优先,引领绿色发展。立足新区生态优势,围绕自然资源保护与城市精明紧凑增长协调互促,推动新区790平方公里率先实现“三区三线”管控,强化乌山-谷山、岳麓山-象鼻窝、大王山-狮峰山生态走廊保护。

紧扣重大战略,优化空间布局。按照全市一张“蓝图”,结合市级总规,精心编制湘江新区国土空间规划,围绕湘江西岸百里科创走廊、长宁先进制造业走廊等重大发展战略,将湘江科学城、高铁西城、白箬铺组团纳入新一轮空间重点谋划,布局建设湘阴、湘潭九华新片区,加快推动融城发展。

创新编制模式,提升规划品质。采用国际招标和方案竞赛等模式邀请国内外一流设计单位领衔设计,推动片区控规与交通规划、产业策划、城市设计等规划协同编制,确保规划可实施、产业可落地、城市高品质。对标雄安新区等先进地区经验,湘江科学城率先构建“总体、综合、城市设计和专项”四级规划体系,创新制定空间要素规划布局“一图一表”,大幅提高项目引进落地效率,科学城已落地项目 58 个,规划蓝图正在加速变为现实。

坚持一体统筹抓管理

推行单元管理,提升规划适应性。推行新区全域26 个片区控规、48个村庄规划的刚性与弹性相结合的单元管控方式,并制定控规、村规编制与审批管理系列制度文件,实现新区详细规划单元管理全域覆盖,切实提高了供地与建设效率。

建立总控机制,确保规划指导性。基本建立和推广了片区规划总控工作机制,选聘工程院院士、国家工程勘察设计大师领衔的国内一流专业技术团队,为各片区开发提供全流程技术服务,确保片区规划精准、高质量落地实施。其中,华东院、中国建筑院分别作为湖南金融中心、梅溪湖片区总控单位,全程参与土地挂牌、城市设计图则、项目审批把关等环节,两大片区均已成为城市建设亮丽名片。

细化城市设计,增强规划操作性。依托多层级城市设计体系成果,提炼单地块城市设计图则,明确地块开敞空间、天际线、景观廊道等核心控制要素并纳入挂牌条件及土地出让合同,对工业用地以外的经营性用地实行“无图则不挂牌”,将土地挂牌后与开发商的博弈变为土地挂牌前的公开约定,实现规划精准化传导和建设精细化管控。

锚定一张蓝图抓审批

实行要素审查。在全省率先开展规划审批要素化,将几十部规范、数以千计的要求提炼为27 要素,实行要素标准化审查,减少自由裁量,提升审批效率。

推行分级审查。在全省率先出台建筑方案分级审查管理规定,强化新区城市与建筑风貌管控,建立分级审查机制,重要区域、重点项目按要求报市规委会(风貌专题会)审查,一般项目由新区组织审查。

强化风貌管控。率先全省出台进一步加强建筑形态规划管控的指导意见(“建十条”),近期制定《城市与建筑景观风貌管控规程》,分类别、多视角明晰风貌管控要求,引导建设项目设计和审查、审批。

优化审批服务。推行告知承诺制、市政道路项目“七证合一”等创新举措,持续推进行政审批提效,新建市政道路“七证同发”将审批时限从 35 个工作日缩短至 5 个工作日。

新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主要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强化战略思维、强化系统管控、强化审批提效,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推动新区自然资源规划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以新区一域之光为全市自然资源工作添彩。

来源:红网

作者:王娟娟

编辑:吴戍疆

本文为湖南湘江新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xjxq.rednet.cn/content/646946/65/1472034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湘江新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