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湘江新区举行2025年“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湘商新春恳谈会。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卢杨屾 长沙报道
湘江北去,春潮拍岸。乙巳蛇年正月初五,立春前一天,湖南湘江新区举行2025年“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湘商新春恳谈会,50余名湘籍知名企业家齐聚一堂,共叙乡情、共话发展。
自改革以来,每年的春节正月初五,举办新春恳谈会系列活动是湘江新区的一贯传统。当新区的发展蓝图与游子的桑梓情怀碰撞,当时代的机遇与创新的智慧交融,湘江之畔升腾起的是高质量发展的万千气象。
拼抢开局,千帆竞发启新程
农历大年初五,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往往寄托着对事业兴旺发达的美好期盼。
“2024年,新区GDP、规工、社零等主要经济指标全面领先省市,以全省5‰的土地创造了9.2%的经济总量。”数据如珠玉落盘穿透会场,激起阵阵惊叹。
2024年,湘江新区逆势而上,工程机械产业集群继续领跑全国,生命健康产业迈向千亿,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航天航空及北斗、智能网联汽车等产业加速崛起,交出了一份来之不易的“湘江答卷”。
2024年,湘江新区工程机械产业集群继续领跑全国。
这份答卷的第一行,或许就是同样在甲辰龙年的大年初五举办的“湘里乡情话发展——湘商面对面”新春恳谈会。
近年来,深信服、金蝶、广立微、麓邦、奇瑞拙盾、麦济等为代表的优质湘商企业纷至沓来,落户新区。
长沙伢子李华,在香港创立富途证券,在美国登陆纳斯达克,在湖南金融中心落户全球研发总部。上市企业天阳科技董事长欧阳建平,2024年将全球研发总部搬到长沙,建立起立足湖南、辐射全国的人才基地。万兴科技董事长吴太兵回到长沙,让员工们“拿深圳的工资,住长沙的房子,干全球的事业”。
2024年,新区湘商到位资金达132亿元,居全省第一。近两年,海内外的湘商代表、招商顾问已累计向新区推荐150余个优秀项目,累计带动投资近500亿元。
在这片敢为人先的热土上,全球湘商正以创新为楫,以乡情为帆,共同驶向壮阔蓝海。
跨年冲刺,凝聚最大发展合力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2025年,湘江新区开启了“跨年冲刺”,接连举行4场新春恳谈会,聚焦科技创新、金融科技、增资扩产、湘商回归等主题,凝聚发展合力。
1月22日,在金融科技专场新春恳谈会上,渣打银行长沙分行行长张鹏对新区提供的创新服务模式和政策支持体系表示感谢,也表态将借助新区一流的营商环境和湖南金融中心聚势成塔的优质平台,进一步服务好本地企业,为湖南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渣打力量。
“湘江科学城是中车长沙科技创新中心的理想之地。”在1月24日晚的湘江科学城专场新春恳谈会上,中车资深技术专家、时代电气副总工程师李云对中车长沙科技创新中心在科学城的发展充满期待。
从1月22日到2月2日,连续四场新春恳谈会,聚焦的是企业心声,积蓄的是发展动能。
“新区是发展的‘宝地’,从2020年开始,华诚生物年均增长率达到30%以上,通过2023、2024年的努力,在细分领域做到了全国第一。”在1月25日增资扩产专场新春恳谈会上,围绕增资扩产,湖南华诚生物资源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易德平期待2025年增长率突破50%以上。
从1月22日到2月2日,连续四场新春恳谈会,聚焦的是企业心声,积蓄的是发展动能。
2024年,新区累计承接省级赋权129项,行政效能整体提升20%,将项目签约到投产的平均时间缩短5个月。
2025年,新区将亮出“惠企三招”:即打造更高效的营商环境,持续简政放权,强化法治保障,加强干部能力作风建设,让广大湘商在家乡办事更方便、充分被尊重;提供更全面的平台载体,高标准建设湘江科学城战略平台,以市场化方式建设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公共服务平台,统筹高校资源共建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和中试平台,让企业“拎包入住、拎机投产”;推行更舒心的惠企服务。优化升级惠企政策,从企业签约、项目落地、员工保障等各方面提供精准化的暖心服务,让湘商创业安心、投资放心。
“拾”阶而上,湘江两岸的春潮,正激荡着中部崛起的新动能。2025年,湖南湘江新区计划全域GDP增长6%以上,全力实施“双千亿”计划。
从“跨年冲刺”的系列新春恳谈会中,我们读懂的不仅是湘江新区的发展密码,更是新区勇当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一面旗帜的使命担当。
来源:红网
作者:卢杨屾
编辑:贺纯
本文为湖南湘江新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xjxq.rednet.cn/content/646946/95/14675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