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 推进长沙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在湖南湘江新区中联数智园举行。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卢杨屾 长沙报道
立春刚过,寒意未退,湖南湘江新区却“燃”起一片火热。
2月6日,农历正月初九,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 推进长沙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在新区中联数智园举行。
开工即冲刺的星城长沙,首批铺排了235个重大项目,预估总投资878.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25.9亿元。
作为中部地区首个国家级新区,新区勇挑大梁,直属区共开工53个重大项目,总投资277.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14亿元。
攀“高”向“新” 产业进阶
极光绿的臂架直入云霄,霸气十足,吸引国内外客商驻足拍照打卡。2024年,全球最大吨位4000吨级全地面起重机在中联重科下线,这是新区智造不断突破自我创造的新纪录的缩影。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扫描本次新区开工的重点项目,涉及制造业的达25个,占据了“半壁江山”。
中联数智园项目效果图
龙头起舞,聚势强链,占地约1500亩的中联数智园项目,将建设履带式起重机、应急装备、国检中心、智能公司、结构实验室、材智科技(农机/矿机材料中心)、传动公司、新能源科技开发公司(新能源部件)、中旺公司(液压管件),涵盖9大板块,可以提供5527个就业岗位,预计年产值达269亿元,为新区智能制造版图再扩容注入更强动力。
2024年,湘江新区逆势而上,工程机械产业集群继续领跑全国,生命健康产业迈向千亿,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航天航空及北斗、智能网联汽车等产业加速崛起。
本次开工建设的阳光电力机器人智能产业园、视比特机器日研发生产基地、洛柳装备总部及研发生产基地、湖南光琇未来医疗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平均投资强度超过5亿元,大多聚焦于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号角吹响,新区产业提质升级,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脚步更加迅速。
民生“加码” 幸福“升温”
除产业项目外,新区基础设施及民生类项目同步发力,28个政府投资项目中,涵盖停车场、安置房、学校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项目。
延风公园停车场,将新增地面停车位140个,架空停车位525个,让停车困扰减一分,市民幸福多一分;木棉小学,将规划48个班级,家门口的好学校又多了;湘江新区天顶城中村改造安置房项目将建设313套安置房,配备完善的基础设施,打造舒心新家园……
民之所盼,必有回响。2024年,新区始终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省、市、区重点民生实事24件35项4个指标全面完成,城镇新增就业2.8万人,扩充学位2.85万个。
突出民生优先,力争全年城镇就业2.8万人以上,新增停车泊位2.6万个,新建中小学、幼儿园9所……新的一年,新区将继续努力,以“小切口”服务“‘大民生’”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可感可及。
开局冲刺 引领“全年红”
翻开湖南湘江新区2024年成绩单,以全省5‰的土地面积创造了9.4%的GDP,直属区GDP增长达5.5%,规模工业增加值达10.2%,税占比达77.8%,在困难比想象大的前提下,交出了一份成绩比预期好的“湘江答卷”。
春天的故事从不是等来的。2025年,湘江新区开启了“跨年冲刺”,接连举行4场新春恳谈会,聚焦科技创新、金融科技、增资扩产、湘商回归等主题,凝聚发展合力。
2025年,湘江新区开启了“跨年冲刺”,接连举行4场新春恳谈会。
2025年,新区再一次拿出大手笔,全年铺排969个项目,全力实施“双千亿”计划,力争全域GDP增长6%以上。
同时,新区拿出更有诚意的态度,在新春伊始就发出:打造更高效的营商环境,持续简政放权,强化法治保障,加强干部能力作风建设;提供更全面的平台载体,高标准建设湘江科学城战略平台,以市场化方式建设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公共服务平台,统筹高校资源共建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和中试平台,让企业“拎包入住、拎机投产”;打造更高效的营商环境,持续简政放权,强化法治保障,加强干部能力作风建设等郑重承诺,力邀更多“同路人”来到新区,扎根新区,实现双向奔赴。
“开局即决战”是一种态度,一种坚定,我们也坚信,星光不负赶路人。
来源:红网
作者:卢杨屾
编辑:余惠芳
本文为湖南湘江新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xjxq.rednet.cn/content/646946/98/14683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