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新闻网通讯员 刘婧宇 长沙报道
2025年10月,对于湘江新区银盆岭街道桐梓坡社区而言,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个月。这一次,社区正式迁入新办公用房,结束了自2015年拆迁后长达十年无固定办公场所的困境。这一转变,不仅是社区硬件设施的提升,更是其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
桐梓坡社区地处城市发展新旧交会的核心区域,一边是承载历史记忆的上世纪70年代老旧小区,一边是现代化城市综合体华润万象城。过去十年间,社区党总支在临时办公点坚持工作,克服困难,以党建为纽带,推动新旧融合、多元共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城市更新与社区治理模式。
社区工作人员在新办公地门前合影。
十年坚守,红色纽带凝聚治理合力
在没有固定办公场所的十年间,桐梓坡社区党组织始终发挥着核心引领作用。通过“组织共建、活动共联、资源共享”模式,社区与华润置地等单位共建“同润心田”工友之家等项目,打破空间限制,实现服务延伸。社区党员干部深入网格、走进楼栋,用“民情随手记”收集问题,用“有人说、有人听、有平台议、有人做、有人评”的“五有议事法”推动解决,构建起“收集—上报—办理—反馈”的闭环机制,十年如一日,坚守为民服务初心。
新址新起点,治理能力再升级
新阵地的启用,为社区治理提供了更为坚实的阵地支撑。这里不仅是党员活动、居民议事的固定场所,更是连接新旧居民、融合多元文化的重要平台。社区党总支书记成虹表示:“新办公场所的启用,标志着桐梓坡社区治理进入新阶段。我们将继续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推动科技与人文相结合,打造更有温度、更有活力的社区共同体。”
居民送来锦旗。
党建引领,从“有场所”到“善治理”
桐梓坡社区的实践,是中国城市基层治理现代化的一个缩影。步入崭新的党群服务中心大厅,“党建引领下的五子‘桐’心,精治赋能”体系映入眼帘,这正是社区实现“善治”的路径图:通过“桐心联动”,夯实组织这个“底子”;“桐心向善”,激励队伍挑起“担子”;“桐心悦议”,搭建多元共治的“台子”;“桐心为民”,以实效交出满意“卷子”;“桐心促廉”,系紧纪律“扣子”。这套体系将传统“五有议事”与现代治理深度融合,不仅能有效解决老旧小区与新建综合体融合中的具体难题,更在文化认同与服务共享中,绘就了一幅“跨时代共生”的和谐图景,让不同时代的建筑与不同背景的居民真正实现了从物理空间到社会心灵的融合。
如今,桐梓坡社区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五子‘桐’心”不仅是墙上的口号,更是行动的指南,标志着社区治理从“有场所”向“善治理”的系统性升级。未来,社区将继续深化这一精治赋能体系,在党建引领下,不断探索传统智慧与现代需求相结合的治理新路,致力于将桐梓坡打造为一个更具包容性、安全感和归属感的未来社区典范,为城市的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更生动的实践样本。
来源:湘江新闻网
作者:刘婧宇
编辑:吴戍疆
本文为湖南湘江新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xjxq.rednet.cn/content/646954/51/15360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