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探索微观世界,种下生态保护的种子

来源:湘江新闻网 作者:韩佳 张睿 陈宣羽 编辑:吴戍疆 2025-10-27 16:32:31
时刻新闻
—分享—

湘江新闻网10月27日讯(通讯员 韩佳 张睿 陈宣羽)为培养儿童生态环保意识,激发青少年探索自然的兴趣,10月25日上午,桔子洲街道后湖新村携手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区校共建”项目部,以“苔痕织梦,鱼影溯光”为主题,举办了一场集苔藓科普与生态瓶制作为一体的科普活动,通过生动有趣的知识讲解、动手实践操作,带领社区儿童走进奇妙的微观生态世界。

主讲人讲解苔藓知识_副本.png

主讲人讲解苔藓知识。

“小小植物无根茎,绿衣白帽爱潮湿,空气好坏它知道,雨后满地冒珍珠。”活动伊始,主讲人杨静莹以一个有趣的谜语为切入点,瞬间抓住了孩子们的注意力。随着谜底“苔藓”的揭晓,孩子们走进了这个古老植物的奇妙世界。“苔藓没有真正根系,只有假根;叶子薄如蝉翼,形态各异;具有遇水复活的特殊能力。”随着主讲人的引导,孩子们通过高清图片观察苔藓的叶片结构,了解苔藓的生态作用,这些科学知识,让孩子们跳出日常感知,切实领略到苔藓植物蕴含的魅力。

小朋友积极举手回答问题_副本.png

小朋友积极举手回答问题。

“苔藓植物是否具有真正的根?”“哪些地方能找到苔藓植物?”“苔藓植物有哪些作用?”在互动问答环节,主讲人提出了一系列有趣的问题。孩子们积极踊跃地参与讨论。“原来苔藓可以检测空气质量!”“它还能把石头变成土壤,太神奇了!”孩子们在讨论中不断有新的发现和感悟。通过这种互动交流的方式,不仅夯实了基础植物学知识,更培养了孩子们的科学思维能力和自然观察素养。

小朋友展示作品_副本.png

小朋友展示作品。

为深化理论转化,活动设置标准化手工实践模块。主讲人详细介绍了生态瓶的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并向孩子们展示了生态瓶的构造:底层砂石提供生活环境,水生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氧气,小鱼提供二氧化碳和养分,微生物分解废物形成生态循环。这种生动的科学展示让孩子们直观理解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原理。现场家长们也对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这种寓教于乐的形式不仅让孩子在动手实践中学到了科学知识,还真正爱上了自然科学。”

图片2_副本.png

活动现场。

从苔藓植物的科学解读到生态瓶制作的实践体验,后湖新村以专业化、人性化的科普志愿活动,实现了自然教育与高校资源融合的双向赋能。后湖新村负责人表示:“苔藓是自然界中不起眼但非常重要的植物,以苔藓和生态瓶为主题开展科普活动,既能让孩子们了解微观生态世界,又能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未来,后湖新村将继续深化与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合作,围绕不同的生态主题,打造适合儿童的科学探索活动,让科普教育融入儿童的日常生活,助力更多孩子在探索自然的过程中丰富知识、培养兴趣、感受生活美好。同时,双方还计划建立长期合作机制,推动科学教育常态化、生活化,为社区儿童提供更多优质的科普资源和学习机会。

来源:湘江新闻网

作者:韩佳 张睿 陈宣羽

编辑:吴戍疆

本文为湖南湘江新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xjxq.rednet.cn/content/646954/61/1538267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湘江新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