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新闻网11月10日讯(通讯员 韩佳 张睿 陈宣羽)为激发儿童对植物科学的兴趣,培养科学观察和实验能力,11月8日上午,桔子洲街道后湖新村携手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区校共建”项目部,举办“叶脉织彩,自然留痕”科普活动。通过生动讲解、实验操作和知识问答,带领社区儿童走进植物的微观世界,探索叶脉这一“植物血管”的神奇奥秘。

主讲人讲解叶脉知识。
活动伊始,主讲人张怡宁以形象的谜语引入主题,“植物的血管藏哪里?细细密密像张网,运输养分它最忙!”随着谜底“叶脉”的揭晓,生动展现植物生命的精妙设计。“叶脉是植物体内的重要组织系统,承担着运输、支撑、信息传递等关键功能。”主讲人详细讲解叶脉的层次结构,形象地将其比喻为植物的“超级运输系统”,通过导管运输水分和养分,通过筛管运输光合作用制造的“食物”。小朋友们通过图片观察叶脉的细微结构,理解植物水分运输的科学原理,这些生动的科普知识,让小朋友们拓展认知视野,深刻体会到植物世界的无穷奥秘。

主讲人与小朋友积极互动。
互动问答环节,主讲人提出一系列启发性问题:“叶脉为什么有不同的排列方式?”“叶脉如何帮助植物运输水分和养分?”“为什么有些植物的叶脉特别明显?”小朋友们积极踊跃地参与讨论,在思考与交流中深化对植物科学知识的理解。为帮助小朋友们直观理解植物体内水分运输的科学原理,活动设置标准化实验操作环节。在志愿者的指导下,小朋友们使用芹菜、食用色素、透明容器等实验材料,系统观察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过程。小朋友们亲眼看到颜色如何沿着叶脉向上爬升,切实理解毛细现象和蒸腾作用的科学原理,在实践中加深对植物科学知识的理解,体验科学与艺术结合的乐趣。最令人期待的创意制作环节中,小朋友们将科学观察与艺术创作完美结合,小朋友们认真记录实验现象,细致描绘叶脉纹路,制作出一幅幅精美的叶脉画和创意书签,每一件作品都体现对植物科学的独特理解和无限创意。

志愿者与小朋友合影。
此次“叶脉织彩,自然留痕”科普活动聚焦青少年科学启蒙教育,通过系统的知识讲解、直观的实验操作及创意的实践体验,有效激发儿童对植物科学的兴趣。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将专业的植物学知识转化为适合儿童认知特点的科普内容,志愿者在活动组织与指导过程中提升专业应用能力和社会服务意识。
后湖新村负责人表示:“植物是自然界中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生命形式,以叶脉为主题开展科普活动,既能让孩子们了解植物的微观世界,又能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环保意识。”下一步,后湖新村将与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持续深化“区校共建”协同合作机制,以教育赋能为核心驱动力,推动高校专业资源与社区教育需求深度融合,为社区青少年成长成才提供更丰富的知识滋养与更坚实的教育支撑。
来源:湘江新闻网
作者:韩佳 张睿 陈宣羽
编辑:吴戍疆
本文为湖南湘江新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xjxq.rednet.cn/content/646955/54/15420444.html
时刻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