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评论丨中流击水“一指禅”——深培“一米土”,撑起千钧梁

来源:红网 作者:谭忠欣 编辑:吴戍疆 2025-11-13 16:56:41
时刻新闻
—分享—

文/谭忠欣

传统武术与当代产业之间,隐藏着何种跨越时空的智慧共鸣?

少林绝学“一指禅”淬炼方寸之功,而当代产业中的“单项冠军”“隐形冠军”企业则以坚持铸就不可替代的竞争力。两者看似迥异,却共享一种名为专注的精神内核。

今日之湘江新区,正深培着长期主义与耐心资本的“一米土”,让“一指禅”企业在“一米土”的方寸间修炼成长。

区别于那些不断横向成长的“巨兽”,它们是不断纵向深入与钻研的“单项冠军”与“隐形冠军”,拒绝浅滩的浮光掠影,它们的发展建立在对发展趋势、自身定位、精准扶持的清晰认识之上,剑锋直指一处地,长期坚守、坚定投入。

定力:“一米宽”里“万米深”

发展,需要耐心和持续的投入。保持定力,锚定产业发展目标,积跬步以至千里,正是“一指禅”带来的启示之一。

“一指禅”的故事中没有人选择捷径,都是以年为单位的耐心坚守,死磕具体环节与关键领域,从精密测量到深海钻探、动物追踪,每个字眼都稍显“冷门”,却在对极致的追求中定义了行业标准。

从带着团队在书房里苦干、拿着20万元经费起步,环球信士的周立波始终坚守着深研动物追踪这一细分领域。十余年间,他们遭遇了无数次技术壁垒、资金短缺和市场冷遇,但他们始终扎根这一细分领域,不追其他领域潮流,不惧自身行业冷门,只因相信有些坚持本就不为热闹,这份定力,让中国在动物追踪领域拥有了自己的答案,证明了“认真做事”与长期主义的价值。

这些看似轻松的突破,背后都是最扎实的积累、最必要的坚持。执着、专注、坚韧,不偷懒、不耍滑、不抄近路,踏踏实实付出,在“一米宽”里钻出“万米深”。

机遇:风起时的“有所为”与“有所不为”

诚然,奉行长期主义也并非与累累硕果画等号,它既不能守着时间坐等,也不能把“长期才有效果”作为挡箭牌,不顾当下、不论对错,蒙着眼睛蛮干。

机遇,是最大的变量。这其中,既需要对周身机会的灵敏嗅觉,也需要对时代风口的精准把控。

天穹电子的单庆晓仅仅是在参加家长会期间,发现学校时钟有偏差,就由此萌生了生产北斗卫星授时电子钟的想法,乘着全国都在打造急诊胸痛中心并且需要配套时钟产品的东风,研发的产品瞬间走俏,为后续“蓝宝石钟”的研发夯实了基础。

单庆晓的成功,不仅在于他与团队十年如一日的耐心坚持,更在于对“发展风口”和“自身定位”的清晰认识,正是因为方向正确,才值得抓住机遇并长期投入。

经济赛场足够广阔,只有在有所为、有所不为中找到差异化的细分赛道,才能最终在风起时,以一指之力撬动行业乾坤。

成长:拒绝“捡到篮里都是菜”

对于产业土壤培育的“园丁”来说,最怕在干事创业中“这山望着那山高”。不考虑自身情况,看到热门风口就跟,遇到新鲜领域就上,搞一哄而起,没有目标和定力,发展也难有持久性。

作为“园丁”的湘江新区,选择投早、投小、投科技,以十年如一日的政策呵护来实现“精准滴灌”。

如今已成为中国商业航天领域发射卫星数量最多的企业之一的天仪研究院,便是湘江新区精准滴灌下成长起来的企业。

企业创始之初,湘江新区不仅为天仪研究院提供了1000万元的天使轮投资,还为其减免了厂房租金。要知道,相比其他领域,火箭发射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与风险,一旦卫星确定,整个发射状态便固定不变,若无法按时发射,于企业与投资者而言,都将面临巨大的经济损失。湘江新区的选择,其中少不了魄力与远见。

如今在湘江新区,关于创新创业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从十年前的“柳枝行动”到五年前的“红枫计划”,再到如今全国“挑战杯”孵化基地和5.05亿元大学生创业基金的落地,一条从“IP到IPO”的创新成长链已然成形。

“十年磨一剑,一剑用百年。”无论是发展传统产业还是壮大新兴产业,都无法一蹴而就。如果一味追求短期见效,各种产业“捡到篮里都是菜”,就很难形成独特的优势。

湘江奔涌,浪花碎于礁石,却在水滴石穿处暗藏磅礴伟力。这并非巨浪的瞬间壮阔,而是“一米土”中根系深扎的韧劲。湘江新区这片产业厚土,正以“深培一米土”的执着,撑起改写产业版图的“千钧梁”。

来源:红网

作者:谭忠欣

编辑:吴戍疆

本文为湖南湘江新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xjxq.rednet.cn/content/646955/57/1542925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湘江新区首页